沙拉在她写的一本书里这样总结犹太妈妈教育孩子的秘诀:“心软是害,狠心是爱。谁溺爱孩子,谁总有一天会为孩子包扎伤口。”
如此“中国式母爱”该休矣
作者:余县华
不久前有一条不起眼的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其大意是:吉林一位家境贫寒的母亲在得知自己患骨癌后,竟忍着巨大的伤痛,为年仅9岁的儿子织完了他25岁前所需的所有毛裤。
看完这条消息,我最直接的感受,不是感动,而是悲愤。
该报道为了突出母爱的伟大,列举了许多细节,比如,“由于左腿曾做过手术,张宇的妈妈每天只能是坐在床上编织,因为身体虚弱,每织5分钟,就得躺下来休息20分钟”。当家人劝她别织时,她说:“我一旦走了,小儿子只有9岁,没有人照顾,一定要趁着自己还有口气,多为小儿子织些毛裤留着以后用。”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母亲的形象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创设最好的生活条件,不顾一切、毫无保留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但是,过度的关爱,尤其是像这位母亲那样对孩子的爱,其实是可怕的,是百害而无一利的!看似是爱孩子,其实是以母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独立性的塑造与养成。
就拿上面那位患骨癌的妈妈来说。在她的思维里,像很多中国母亲一样,她认为孩子尚小,自己能为他多做一点是一点,哪怕只剩下一口气。但是,这位可敬的母亲,你能为你9岁的儿子织完他25岁前的所有毛裤,但你能为他织完一辈子的毛裤吗?除了毛裤,还有毛衣、外套呢?还有他以后上学怎么办?娶媳妇怎么办?而且,我在想,当她的儿子每每穿着母亲用生命为他编织的毛裤时,他一定有种深深的负罪感!在这个孩子的心里,永远都会有个沉重的阴影!
所以我认为,如此“中国式母爱”该休矣!每一位母亲,真的都应当沉下心来想一想:我到底要帮孩子帮到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