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武松。
大郎明明知道武松不会放过潘金莲,却拿武松威胁潘金莲。武大郎挨打(西门庆踢了一脚)之后,安抚潘金莲或许还有活路,但是你明明知道潘金莲害怕武松,但是却时不时提起,这是赤果果的恐吓威胁啊,不是在找死吗?
武松的性子太凶狠,下手没有轻重往死里整。他容不得潘金莲犯错,一旦察觉潘金莲出轨,至少会暴打西门庆一顿,以后潘金莲的日子更不好过,整天在武松的虎视眈眈之下,浑身打哆哆,战战兢兢,心惊胆寒。
所以,想到这个后果,潘金莲的第一反应是灭口。
但是,从来舆论都一边倒指责潘金莲谋害武大郎,没有人同情潘金莲在武松的淫威之下如履薄冰的日子。
潘金莲的杀人和武松的威胁,谁让人震撼?当然是杀人。所以人们更多地指责杀人的人:潘金莲。
人们关注杀人的同时就忽略了另外一个关键词:威胁。为什么?因为杀人直接与人的生本能相关。
心理学有个术语:遮蔽效应——当行为存在多个可能的解释的时候,更“吸引眼球”的解释往往会占上风,不管其是否真正的解释。换句话说,“吸引眼球”的外部动因会“遮蔽”微弱的小声音。
武松出差之前,居然在饭桌上规定武大郎几时出门,几时回家,还说“篱笆扎的牢,野狗入不来”这样极具侮辱性的话语。武松在家里的窝里横直接导致了哥哥的家庭悲剧,但是武松不会认为有错。
武松是个英雄(打虎英雄),而英雄必然会产生光环效应,光环效应必然产生遮蔽效应,遮蔽效应必然导致人们产生错误的认知:英雄是不会出错的,一俊遮百丑啊。
潘金莲毒杀武大郎的事情上,没人会认为其实是武松的凶狠害死了武大郎。武松看重结果——就是担心潘金莲出轨,所以恶语相向,结果结出了恶果,潘金莲杀夫。
所以,武松归根结底还是个凡人,不是“天人”。
一个聪明的人应该知道,武大郎跟潘金莲的婚姻其实是个瓷器。
假设武松没回清河县,而潘金莲确实偷情了,潘金莲也不至于下毒手毒死武大郎。
假设武松回来了,而且武松是个讲理之人,脾气不那么暴躁,潘金莲也不至于害怕武松到杀害武大郎灭口的程度。
假设面对嫂子的勾引,武松不是火冒三丈,而是冷处理,不恶语相向,就算最后潘金莲还是跟西门庆勾搭上了,武大郎也不至于毙命,武松也不会丢掉公务员的大好前途沦为阶下囚。
狮子楼的两个版本——不知人间有奸夫
无论《水浒传》还是《金瓶梅》,武松都告不了西门庆,才跑去狮子楼找西门庆算账的。这正是武松“天真”之处!
西门庆在武大被杀之后,做了三件事:
第一、收买法医何九叔;
第二、贿赂清河县县长兼法院院长;
第三、威胁恐吓证人,包括左右邻居,尤其是郓哥。
这三件事都是围绕一个目的,就是应对武松打官司。这其实都是常规手段,道理很简单——习惯了官僚政治统治的中国老百姓养成了老老实实,逆来顺受的传统性格。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武松是“都头”,是个懂法律的刑警队长!所以,武松首先想到的是走法律程序,开始搜集证据证人,到县政府打官司。
注意,法院院长就是不采信。显而易见的已经被潜规则了。
一般人走法律程序遇到这种情况,有两种办法:
第一、99%的人忍气吞声;
第二、剩下1%,不断上访,就是进京告御状。
打官司这件事,无论是西门庆还是武松都是在常规的、既定的模式技术化操作。武松所做的一切,都在西门庆的预料之中;而西门庆所做的一切,作为刑警队长的武松不可能不知道。在技术化操作阶段,西门庆胜利。没办法,官商勾结在宋朝早就不是新鲜事。
武松既不上访,也不是甘心就此罢休,而是自己动手杀人,这就是艺术化操作。所谓艺术化操作,就是在情理之中,但是却是意料之外。比如说武松杀西门庆,肯定是在情理之中,但是西门庆却没有料到,武松会动手杀人,这就是意料之外。
为什么西门庆没有料到这个结局呢?这就是群体无意识。越是上层人士,越相信法律,其实道理很简单,法律本身就是为上层人物服务的。
西门庆本身就是个大款商人,自己相信法律,所以就认为所有的人都相信法律,加上武松本身是个警察,所以西门庆就认为武松只会走法律的道路,即使输了,武松也会认输。西门庆的身份决定了他相信常规的道路,但是西门庆最终只能在常规方法上应对武松的挑战。所以《水浒传》里武松很轻松就把西门庆K.O了,这倒也不夸张,比如“拾荒人伍勇枪击哨兵案”、“北京昌平法官被害案”……他仍然输了,武大郎夫妻死了,他沦为阶下囚。
而《金瓶梅》里更为现实。作为底层出身的武松,根本没有去过狮子楼这样的五星级豪华酒店,也没有机会结识西门庆这样的上层人物,所以他连狮子楼有几层,VIP包房是哪一间都不清楚,更狗血的是连西门庆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还得一路问人,这样一来肯定就有人去给西门庆通风报信,西门庆立马做出反应——逃跑!而他知道自己在武力上不是武松的对手,想了个办法拖住他,把自己的扇子给了一起喝酒的李外传。结果武松还真的上当了,看见拿着一把传说中西门庆定制的高级全球限量版扇子的人,就不由分说暴打一顿,打到对方只剩半条命才搞清楚这人不是西门庆,而此刻捕快衙役们早已赶到,武松沦为阶下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