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对不起,爸爸妈妈没那么多时间陪你(2)

时间:2017-10-21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陈方 点击:
这可是假期,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老师,每天要面对几十个家长的反馈,会不会崩溃得更快?
 
日剧里的学校亲子活动场景,在中国也不鲜见日剧里的学校亲子活动场景,在中国也不鲜见
三、
 
陪娃写作业的真正症结在哪里?或许在于我们还没有真切领悟到“共育”的真谛,家庭教育这些年越来越被重视,学校在布置作业以及教育孩子方面,有意无意也会去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去强调亲子陪伴的必要。如果细细梳理新闻里曝光的那些被家长腹诽的家庭作业,很多内容都是带有“亲子活动”性质的?
 
70后的这一代家长可能会怀念自己小时候写作业的时光,学习是自己的事,父母最多在写完的作业本上签个字,学校几乎很少布置“和家长互动”型的作业。学校开家长会,很多70后哥哥姐姐也许还替弟弟妹妹开过家长会呢?父母没有管过自己的作业,该考大学该找工作该自己养活自己了,也再没有“麻烦”过父母;那时候哪里有什么亲子活动的概念啊?没有所谓的亲子,并没有影响我们对父母的感情。
 
 
不能回想不能对比,社会环境不一样的,养育孩子的方法自然也有变化,比如当下我们对亲子陪伴的重视。从过去无意识的“亲子陪伴”到如今“亲子陪伴”概念的强化,这是育儿观念乃至家庭教育观念的进步,但现在是不是有些过了头?无论媒体,还是社会,抑或幼儿园学校,都把家长拿出时间带娃当做了一种新的政治正确。
 
如果你没有时间陪娃,你简直就是不合格的父母。
 
可是我们想过没有如今的孩子有多娇气没有?名目繁多的亲子活动项目中,有没有人去考虑过对孩子“独立性”的教育?如果说幼儿时期的“亲子陪伴”是必需的,童年的“亲子陪伴”是不是可以弱化为“必要”?对于开始接受小学教育的孩子,是否也应该给他传递“父母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活,不可能总是陪着你”这样的家庭教育观念?
 
较早懂得“工作需要爸爸妈妈”道理的孩子,也未必会“输给”那些在“全职陪伴”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
 
诺奖学者赫克曼在《因人而异的教育回报估计》一书中提出,在0-3岁,你投资1块钱,有18块钱会回来;3到4岁投资1块,是7块钱的回报;小学是3块钱;大学里投资1块钱是1块钱的报酬;成人是负的。按照这个理论,孩子年龄越大,家长对其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应该减少才对,可事实上恰恰相反,一入小学深似海,父母不得不腾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教育孩子。
 
一位和我年纪相近的朋友前不久辞职,开始全职照顾刚刚上一年级的孩子,每天早晨孩子起床洗漱期间,他都会给孩子播放新闻广播,以拉近孩子与社会的贴近度;晚上的阅读,他会给孩子读一些文字功底过硬的名家写的年少故事、生活趣闻,以提高孩子的审美趣味。
 
 
看看,即便没有学校的“施压”,朋友也没有放松对孩子的教育,我相信这也是绝大多数中国家长的状态。对于孩子的教育、成长,没有哪个负责任的家长会掉以轻心的。
 
再看看最近那则网上很火的《对不起,爸爸妈妈给不了你800万学区房》的帖子,一对任性的父母带着5岁的孩子游历全球,孩子的妈妈骄傲宣称,“没有800万的学区房,但带你环球旅行,让你适应各种生存环境,你才有能力在未来的生活里遇事不惊,泰然自若;让你的眼里拥有更广渺的世界,你才会带着包容与好奇之心走的更远……”尽管很多人反感这位母亲的“得瑟”,感觉她本质上和“买学区房”的父母一样庸俗,但你不得不承认,负责任的家长其实都在想方设法以自己的方式陪伴孩子,增进和孩子的亲子互动。
 
看透了中国家长的这个心思,学校大可不必再搞什么林林总总的“亲子作业”。如果孩子和家长的时间精力都被学校的“亲子作业”占满,说到底这还都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共育”也无从谈起。
 
既然是“共育”,有交集,同时也应有一定的切割。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
栏目列表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