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腾讯,你会去做无用功保持所谓的产品中间层吗?更何况腾讯并不是放弃了产品的研发,腾讯仍然将产品放到了最重要的程度,对于游戏、安全、云计算、泛娱乐上腾讯内部的赛马机制让竞争远比外接想象的更残酷,正是这样残酷的机制才让光子在《王者荣耀》失利2年后卯足了劲凭借《绝地求生:刺激战场》一洗雪耻。
三、腾讯不可能做所有业务,投资是最好的选择
对腾讯来说,一个公司的能力是有限的,腾讯的能力在3q大战后马化腾等高层有总结,一个是流量,一个是资本。注意,腾讯的核心是没有产品的,所以形成了现在腾讯疯狂投资并购和强化社交的结果,而腾讯其他产品业务也并非没有尝试,但即使以产品见长的腾讯在很多产品上也是折戟沉沙。比如微视,比如腾讯微博、拍拍、搜索、朋友网、QQ旋风、QQ聊天室......腾讯花了巨大投入验证了自己并非每个业务都擅长,也并非能做所有业务。此外,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的新业态,别说腾讯腾讯跟不上,BAT三家都没有跟上。大公司一定要认识到,有些业务你根本看不懂,即使看懂了也学不来,即使学来也学不好。如果做不好还不如索性放手,聚焦到自己擅长的战略上。
而风口不断加速,互联网的发展一日千里,对于自己做不好的业务,投资是最好的模式,腾讯的社交优势和流量优势是大多数企业强劲的业绩和用户增长点,另一方面腾讯的资金优势和并不介入管理的投资策略也让创业者颇为受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倾向于选择腾讯投资的关键,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美团,其中的故事就不再赘述。
对大公司来说,边缘的颠覆式创新带来的或是现有格局的颠覆,而大公司的触角和业务又根本不可能面面俱到,那投资就成了最好的方式,一方面投资可以让新公司潜在业务不会对大公司现有业务造成颠覆性的格局,另一方面处于发展期的新公司也担心出现自己不愿意把握的投资机会转而被竞争对手收入囊中(滴滴程维表示接受软银投资的原因是,孙正义表示:“你不让我投,那我就去投你的竞争对手”),第三方面是大公司的资源和经验可以让创业者更快速的跑赢竞争对手获得先发优势。
对腾讯来说,同样是如此,投资是最好的办法,形成同盟军一起巩固产业护城河,同时狙击竞争对手。从投资格局来,bat里面创业者最想要的就是腾讯投资,这也说明腾讯投资和策略的成功。
四、为什么腾讯没有梦想,阿里没有盟友?
作为中国互联网两级的腾讯和阿里爸爸来说,二者的投资策略和产业策略是迥然不同的。
腾讯重社交,腾讯所有的产业都是巩固社交护城河和社交流量的高效率变现。而在投资策略上,腾讯以开放性的不控股、不介入管理的模式让马化腾拥有了一批具备高度凝聚力的小马仔。最终形成了所谓“腾讯没有梦想”的结果。
阿里重交易,阿里所有的产品和产业都是为了强化交易简化交易流程做服务的,同时试图高效率的进行商品流量的变现。而在投资策略上,阿里巴巴也以先投资、再并购最后圈资收购的高介入模式让阿里大多数投资的商业形态最终都成为了阿里巴巴的一部分。最终形成了所谓“阿里没有盟友”的结果。
对于拥有超过4万名员工的腾讯来说,难道不知道投资带来的快钱会冲击腾讯现有的产品业务?对于拥有超过7万名员工的阿巴巴来说,难道不知道全资收购的逻辑会让大多数有创业理想试图独立发展的创业者反感?既然不可能不知道,那为什么仍然会出现在普通用户看来并不理性的产品和投资策略呢?原因无他,因为无论是对于腾讯还是阿里巴巴来说,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目前的战略无论长期还是短期都是最优解。
对互联网行业来说,腾讯的社交是高频且刚需。沟通、兴趣、商品背后都是社交,只要牢牢的把握住社交的命脉,无论是流量留存还是新产品孵化都拥有极大的先发优势。微信的种子用户来源于QQ的关系链,绝地求生的种子用户来源于微信和QQ的种子用户,腾讯游戏的高留存也来源于腾讯的社交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腾讯在社交领域会不断强化和探索新的社交模式,而对于非社交领域的产品来说,除了是战略级影响腾讯生态的产品,都是腾讯的棋子,腾讯放弃一点都不会心疼,某一天腾讯需要全部放弃游戏时,腾讯除了肉疼外对业务不会有任何的影响,腾讯可以迅速从一家游戏公司升级为一家高毛利的新产业公司。
在投资上的策略同样可以理解,腾讯拥有最大的流量和最强的变现渠道,对腾讯来说,腾讯几乎不需要新产业来补全自己的产业布局,所以基本不需要全资收购新产品,除非这样的产品是腾讯的战略重心或者动摇了腾讯的社交根基。所以腾讯可以以更开放的姿态进行投资并购,也可以将自己的流量入口和现有业务打包给被投资方,这样的策略对腾讯来说不仅在战略协同上更容易获得被投资方的好感(比如借用投资滴滴来推微信支付),也更容易避免新的产品对腾讯主业造成冲击或者颠覆。借助开放性的投资策略,腾讯拥有了一大批盟友,毕竟送钱又送资源的投资人太少了。
但对阿里巴巴来说,何偿不是如此,阿里巴巴的核心是交易,而交易有量大关键性因素:1、持续流量导入;2、持续、高效的交易促成。所以无论是支付宝、淘宝、咸鱼、阿里妈妈本质上都是为了促成交易,而并购饿了么、高德、UC、优土、hellobike、盒马鲜生本质上都是为了提高交易转化率降低交易门槛。因为交易行业远比社交领域更具有挑战和竞争。社交关系链对用户来说只能择一二个平台作为高频使用的产品,但电商则不一样,用户买卖产品只需要一个可信赖的平台,因此我们能看到除了唯品会、amazon、京东外,小红书等产品都在不断的分流淘宝的交易用户和交易数据。因此作为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为己任的阿里巴巴来说,它只能通过交易的量大关键性因素来强化自己的护城河,让自己成为坚不可破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所以初期阿里巴巴要疯狂的买流量,因为单纯淘宝天猫的纯购物类流量的自然增长很容易见顶,此后阿里巴巴的并购则主要是提升交易成功率和便捷度。比如收购hellobike就是为了推广低星城市的支付宝业务进而辅助淘宝交易。阿里巴巴为什么要收购而不是投资呢?因为阿里巴巴要为企业搭建好所有的交易服务,企业只需要在阿里巴巴上搭建店铺,其他的阿里巴巴均可完成,而如果是纯粹的财务投资,被投资企业和阿里巴巴的协同并不会太顺利,被投资方基于自己的产略也不可能无条件支持阿里巴巴的战略布局,最终会掣肘阿里巴巴的交易基础设施建立,只有将交易的各个环节都由阿里巴巴自己完成,才有可能让企业获得更好的交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