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外婆穿上了她最好看的衣服,对着镜子梳头。她的老姐姐来上海看她。
两人从小在一条弄堂里长大,一起吃饭,一起跳橡皮筋,一起进纱厂做童工,下了夜班,手挽着手,在昏黄的煤油路灯下回家。一起挥舞着小红旗,上街迎接解放军,一起进夜校,上补习班,敲锣打鼓地参加国庆游行。一起唱沪剧、黄梅戏,她唱一句“我也曾赴过琼林宴”,外婆接一句“我也曾打马御街前”。
老姐姐从护士班毕业后,上了朝鲜战场。几经生死,后来嫁给了一位军官,跟随丈夫去了驻地。后转业,落户广州。两人最近的一次相见,是20年前。
如今,老姐姐87岁,外婆85岁。都明白,这是最后一次见面了,可是谁都不说。
说的都是些不咸不淡的话,上海的小吃,广州的花市,王家沙的包子,陶陶居的早茶。
鸡毛蒜皮,陈年旧事。过得去的,过不去的,都成了时间的灰烬。
老姐姐要走了,外婆笑嘻嘻地送她上车,拍着车窗,喊着对方的小名,“再来玩,再来玩……”我背过身去,不愿看到一个老人的泪水决堤。
隔壁的幼儿园刚放学。小朋友背着小书包,拉着大人的手,用力地挥手说再见。
明天见。
明天见。
总在不经意的时候拥有,又在不舍得的时候失去。
他们多好,稚嫩的脸上满是阳光明媚。执手相送的剧本,藏在许多个日子的后边。
像孩子一样遇见。
像老人一样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