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淘汰了男孩
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是:进不了普通高中,就意味着一个学生很难再有接受全日制高等教育的机会。在普通高校里,女生人数多于男生的现象正在蔓延。2009年被高校录取的上海高中生中,不论“一本”“二本”,还是“高职”“高专”,女生人数都要多于男生。上海某中学校园里的光荣榜上,张贴着2011年高考成绩最优秀的学生照片,10多名进入重点高校的学生展露着他们青春的笑容。放眼望去,榜单上女生的人数又一次占了上风。
世界性“男孩危机”
这样的情况并非中国特有。20世纪末,西方学者出版了一系列讨论“男孩危机”的著作。在很多国家,男孩不如女孩的情况让学者们感到焦虑。美国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人类学教授莱昂内尔?泰格则在《男性的衰落》一书中写道:“……看来男学生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的确是成绩欠佳,而女生的表现却正变得越来越好。当然,这没什么不好。那么男生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在每个人的记忆里,上学时班上应该都有一个最捣蛋的同学,而这个最让老师头痛的同学恐怕十有八九是男生。男生的生理特征,决定了他们更喜欢体育活动、动手实践、挑战和观察,现代学校教育却需要学生安静、服从、按部就班。
学业危机,只是“男孩危机”的一个表现。
男生都是“笨小孩”吗
关于男孩“落后”的原因,学者们有很多分析。有一项研究认为,一名刚出生女婴的身体机能,已经与出生6周左右的男婴不相上下。
一些家长能够接受婴幼儿期的男孩比女孩身体发育落后的现实,然而,一旦将孩子送进学校,一夜之间,家长们似乎就忘记了男孩与女孩之间的差别。
由于大脑结构的不同,女性在语言能力上普遍比男性强,在偏重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的现代学校教育中,女性很容易表现出优势。在上海市杨浦区某中学理科实验班的面试中,面试老师发现,女生们普遍表达自如、词汇丰富,男生大多内敛、紧张。面试过后,女生很容易给面试老师留下较好的印象。
男孩的晚熟不仅表现在身体机能上,与同龄女孩相比,男孩的心智发育也较晚,自控能力较差。上海某中学郑老师告诉记者,他的班级里,成绩较差的男生,普遍存在沉迷电脑游戏的问题,沉迷游戏的后果,不仅是影响学习成绩,也限制了他们与其他同学沟通的能力。“他们只有在游戏这个话题上能够互相沟通,久而久之,这些男生变得越来越沉默,或者仅仅在一个小圈子里交往。”
不管是家长、学校,还是整个社会,似乎都很难接受男孩更加脆弱的现实。通常的观念中,男孩总是被认为更聪明、情感上不那么敏感,因此,男孩不需要更多的关注。男生暂时“落后”的现象,很容易被家长和教育者忽略,而层层淘汰的考试制度,很可能让那些“开窍”较晚的男生错失各种机会。
对于这一点,上海某中学杨校长有过切身的体会。她曾教过一名男生,成绩在年级中排倒数。由于喜好滑板,这名男生交了不少外国朋友,英文极好。初中毕业后,这名男生被家人送到美国读书,门门成绩得A。在杨校长的印象中,不少刚进校时成绩不好的男生,在受到教师的督促和鼓励后,往往能成为“黑马”,她发现男生成绩不好大多是因为精力耗费在学校学习以外的兴趣上了。
现代教育忽略了男生与女生的不同,男生的学业危机正是这种不同被忽略后的结果。
男孩危机背后
现代教育体系中,男生为什么显得更“笨”?2010年出版的《拯救男孩》一书,第一次在中国公众中引发关于“男孩危机”的讨论。
《拯救男孩》的作者之一李文道向记者解释说,在“男孩危机”的背后,是整个社会和教育急功近利的心态。
现代教育和社会评价的改变,是世界各国“男孩危机”出现的背景,不过,“男孩危机”在中国还有着独特的原因。中国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结构,使得家长对孩子抱有强烈的期待,不管这个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
“因性施教”实验
在学者看来,男女分班是一种比较“合适”的方法。如果男女分班,语文课上,那些表达能力稍差、原本很少能得到提问机会的男生,就可以得到更多表达的机会;而物理课上,原本可能动手能力稍差的女生,也能有更多时间参与实验。
在国外,男女分班教学也有先例。英国艾萨克斯的一所中学在1994年实施了男女分班教学。一般英国中学生认为最难的科目是“英文”,1996年—1999年间,这所中学的男生在英国中学会考中,“英文”获得A到C的比例增加了26%,女学生也增加了22%。男女分班的支持者表示,男生在整班都是男生的状况下比较容易专心学习,如果班上有女生,男生们在上课时就会玩过头。
危机了没有
不过,有一些学者提出“男孩危机”是一个伪命题。
学业上的暂时落后就意味着“男孩危机”吗?2011年,还是高中生的李申儒撰写了调查报告《男孩视角的“男孩危机”研究》,他用大量的调查和统计数据证明,男生学业上落后于女生,已经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但是,时隔一年,如今正在日本留学的李申儒对于“男孩危机”又有了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