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头太爷妇孺知,生生不息永无止。
清明祭祖怀先烈,椿先宗祖英名世。
扫夷除恶帅为先,护佑百姓泰平安。
征战沙场人未还,留芳千古在民间。
【注释】
每年清明时节,来自四面八方的不同民族不同姓氏的人,在青海乐都高庙白崖子进行祭祀活动,而祭拜的是一位李姓先祖,被崇拜为神一样的人物。他就是一个在河湟流传已久、并被冠以“面头太爷”的李氏东府六门后裔李椿先。其规模之宏大,超出人们的想象。
李椿先是明初的一代战将,战死沙场后葬在这里,坟莹是一座似馒头的大山包,好像是进入青海的一扇大门, 长年守护在青海的东门。按照民间流传的说法,在明朝初年,乐都马营黑古城住着一个部族首领,这个部族以游牧为业,强悍善战,常到邻村劫掠。高庙、长里、白崖子、老鸦一带居民深受其害。明永乐十二(1414年),百户阿吉从阿鸾堡驻守燕支沟(即今白崖沟),但未能彻底消除匪患。为此永乐帝决心征讨,命李椿先为先锋,进军黑古城。匪部初战失利,弃城北逃退守桌子山,在荆棘丛中挖了陷马坑,李椿先率兵直上突跌坑中,头被割去。后来明兵终于降服了匪部,李椿先的遗体被运回安葬,但因为没有了头颅,只得用面头代替,因而被叫做了“面头太爷”。当年李椿先应该被运往民和享堂祖庙安葬,但因途中暴雨,板车难行,就安葬在了乐都白崖子。也正因为是为守护百姓安宁而阵亡,才有大量外姓百姓前来祭拜,据说在“面头太爷”面前许愿极准,可谓是有求必应,在当地百姓心中,“面头太爷”一直是他们的守护神。除了清明,每年的六月六,这里还有盛大的花儿会,冬至还有一场祭拜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