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我们给华为做设计的时候,任正非请我吃饭。他踌躇满志地说:“我们华为连工人都是大学生了,全国通信技术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绝大多数都被我揽过来了。英、法、美、德、日的通信技术,我该引进的都引进了。我们现在有钱,也有自己的研发队伍,我们下一步要干什么呢?”
我给他出主意:“你让你的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做点最简单的工作——研究一下什么人需要通信,要什么样的通信,动动脑筋去做分类。再分析一下一个人的通信需求被哪些外因限制了,你有没有解决办法。也许你会发现,美国的技术、英国的技术不一定能解决中国人的需求。”
我们中国人为什么总要跟着外国人走?我们的问题就在于观念不够解放。通信需求是共通的,那么外因限制的问题就交给技术人员去攻克,我们要给技术出题目,而不是跟着技术走,这才是设计的语言、设计的逻辑。我相信华为接受了这个思想。
不是弯道超越,而是换道超越
1999年,亚太国际设计会议在日本召开。某公司主管洗衣机设计的部长在会上大谈21世纪该公司洗衣机的技术有多牛,讲得天花乱坠。接着主持人问我:“柳先生,你讲讲中国21世纪的洗衣机怎么样?”
我说:“中国到21世纪将要淘汰洗衣机。”底下的人全愣了。我说:“你们算一算,洗衣机的利用率有多高。”算了半天不到10%。我接着说:“难道为了洗衣服你就要搞这么多高科技,要浪费和污染这么多淡水吗?我们绝对不能干这种事。我们要解决的,不是洗衣机的问题,而是人的衣服怎么洗干净的问题。”
我们现在大多数企业都没有这种想法,都在那儿钻研产品,但关键的不是产品经济的问题,而是产业经济的问题。产业到底怎么创新?产品不是目的,服务才是。
以汽车为例。你算一算汽车的利用率有多少?其实70%的汽车平时都闲置在那儿。我们要解决的是交通、出行问题,而不是要生产多少辆汽车。我们13多亿人要是人人都有车,那环境没法不污染,交通没法不拥堵。我们必须另辟蹊径,不是弯道超越,而是换道超越,我们必须提倡这种新观念。
在当今的国际竞争态势下,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我们不能把设计当作生意,而应该把它提高到战略的高度。
“智”“慧”,这是中国人的哲学,但它们并不是一回事。“智”是抖机灵、小聪明、钻空子、打擦边球,这些中国人都会。而我们更需要的是“慧”。“慧”是什么?“慧”是节制、反思、定力。
我们考虑的不应该只是我们自己、我们的国家,我们还要考虑整个世界发展的命运,这是我们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