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眼看着上市了,周围的人都以能够最先喝到春茶为一大乐事。雨花、龙井、碧螺、铁观音等纷纷闪亮登场,各自的风格、品位、气度、容颜,宛若模特的春季服装发布会,总能吸引着大家的眼球。
据史书记载,唐朝陆羽有渊博的茶学知识和高超的烹茶技艺,一部《茶经》奠定了他“茶圣”的地位,也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持续发展。不知不觉,喝茶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白居易有诗云:“食罢一觉醒,起来两盅茶”。现代文学大师周作人先生也爱喝茶,他在《喝茶》中写道:“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这种淡薄处世,修身养心的品茶之道,成为好多人的向往。
清朝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有一则与茶有关的轶事很有趣:有一次他造访了一间寺庙,寺庙住持并不认识他,见他相貌平常,因此随意说了句:“坐。”对侍者说:“茶。”交谈时,发觉他谈吐不俗,因而心生敬意,于是改口说:“请坐。”吩咐侍者说:“奉茶。”后来住持得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时,态度大变,毕恭毕敬地说:“请上坐。”连忙叫侍者:“奉好茶。”当郑板桥欲离去时,住持请郑板桥题字留念,当侍者奉上笔砚,只见郑板桥不加思索地写下了:“坐,请坐,请上坐。茶,奉茶,奉好茶。”住持原先还满心欢喜,但仔细一想,才知被板桥先生愚弄了。
茶乃世间灵物,青枝绿叶,沐浴着阳光雨露,汲取了天地灵气,一路成熟到采茶女的指尖。我的家乡江南,以雨花、碧螺二茶为大家所钟爱。记得十年前母亲就在自家的三分地里种植雨花茶,每到清明、谷雨前后,就会按时采摘,回来在锅里翻炒,待冷却后,就将清香四溢的茶叶用茶叶听罐装好,等着我第一时间回家喝。虽然母亲的炒功不是很娴熟,被炒好的茶叶有时还夹杂着焦糊的味道,但亲情甚浓,怎么喝都有母亲的温馨与关爱的感觉。
那年我和单位的同事去海南旅游,导游带我们去参观一处农场,我亲眼目睹了“茶博士”为我们表演的茶道,温壶,烫杯,洗茶,泡茶,品茶,一整套复杂而又缓慢的程序下来,大家早已对杯中的茶水垂涎欲滴了,轻轻抿一口,那种清冽沁入心牌,那种香气直钻肺腑,仿佛不是在喝茶而是饮下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了。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能够享受到慢生活是大家的渴望。大街小巷各式各样的茶社、茶庄、茶吧、茶馆、茶餐厅等应运而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好去处,优雅的环境,古色古香的茶具,婉转低回的轻音乐,慢慢就会把你拉入慢时光的隧道中。三两好友,一壶清茶,几碟点心,细细品尝,说说知心话语,谈谈当下人生,不失为一种心灵休憩的好方式。
但得舌底茶味香,光阴飞逝又何妨?茶道即是人道,品茶即是品人生,茶水先苦后甜再至淡泊,清心寡欲且祛火气祛浮躁,人生不妨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