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每天使用微信,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一个平时联系很少,甚至根本不联系的人,突然从朋友圈跳出来发私信给你,要你给他帮个忙。
除此之外,令人心烦的,还有朋友圈里没有节制的代购、毫无意义的刷屏、无缘无故的广告推送,以及莫名其妙的群发,等等……丝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他们从未想过虽然被称为“朋友圈”,但实际上它并不是个人的私有领域,而是一个与他人共享的公共网络空间。每个人都在这个公共网络空间里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却不可以任性地影响他人。
当然,现在的朋友圈里,也有在现实生活中非常熟的人,例如你爸你妈。
对于朋友圈里的陌生人,要做到“断舍离”是很容易的。毕竟对方跟你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利害关系,若感觉对方待在自己的朋友圈碍眼,简单粗暴地拉黑对方就OK了。
可对于朋友圈里的亲友群,估计很多人就无法做到这一点。不信你现在拉黑你媳妇试试,看你明天还能不能活着出门!当然,你媳妇拉黑你大概是可以的……我一直同时使用好几款社交工具:微信、Facebook、微博、Twitter还有Line。使用之后,我开始发现它们的使用感受很不一样:Facebook、Twitter和Line都令我感觉很轻松。就连微博,使用感受也比微信好——因为微博上基本都是陌生网友,没有微信这样的朋友圈。
我最开始认为是微信这款产品有问题,但后来发现,是微信的朋友圈构成出了问题。因为我的一些精通汉语的日本友人,都觉得微信很轻松,没有日本的Line那么麻烦累人。这样一比较,我想大家应该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我的亲友群都在我的微信朋友圈,日本友人的亲友群都在他们的Line朋友圈——亲友群令我们变得小心翼翼,有所顾忌。
现在回想起来,大概是6年前或更早一点,我刚刚开始使用微信的时候,朋友圈里还只有一些零星的网友。那个时候觉得微信真好啊!与当时鱼目混珠、乌烟瘴气的微博相比,微信就是網络雾霾中一枝未经污染的百合。我现在还记得我第一天登录微信的时候,一个在日华人前辈快活地招呼我说:“你看,这儿比微博好多了吧?这儿多清净啊。”
清净的微信像一段美好的芳华岁月。与当时各种言行都暴露于大庭广众的微博相比,微信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封闭型朋友圈空间,简直是含羞若处子,岁月静好得令人着迷。完全不像现在,有这么多不得不令人夹紧尾巴的“家长群”“同学群”“亲友群”“家人群”……当你的家人、旧友、老同学、上司甚至你孩子的老师,全都通过微信连接到网络中的你,并挤在你的朋友圈里时,微信短暂的芳华岁月便一去不返了。即使你精力旺盛过人,恐怕也会有疲于应付的时候。
微信亲友群的出现,令网络交友与现实亲情失去了应有的边界,你的一举一动都暴露于亲情与友爱的关注之中。你可能通过微信获得了超越物理距离的关注,但也为此失去了精神上的自由。
举一个真实的例子吧。我有一个朋友,大学时留了个光头,被同学取了个外号叫“秃驴”。这个朋友后来到海外留学,又进入一家全球五百强企业,并成为公司的中坚力量。娶妻生女,有车有房,按国内的衡量标准,也算是个成功人士吧。有一次,这位朋友在朋友圈发了一张自己正在意气风发地打高尔夫的照片,在一片点赞中,突然有一个同学留言道:“哟!这不是秃驴吗!”
所以,你看,虽然上传一张打高尔夫的照片想证明自己是成功人士,但在同学心目中,你依旧是那个“秃驴”。
当然,这只是个很温和的例子,何况微信朋友圈还有个分类功能可用。但即便如此,也难免有疏忽的时候。例如,有一次我凌晨3点还没睡着,不小心发了个朋友圈,结果第二天被我妈看到了,马上就受到了责问:“怎么那么晚还不睡?”我当然感觉到了母亲的关爱,但同时也感觉到了母亲的监控。
记得曾读过日媒写的一份调查报告,说应该给自己的网络朋友圈也进行“断舍离”:对于那些总想支配你的人,那些过于依赖你的人,那些总是对你出言不逊、不照顾你自尊心的人,不管是上司还是旧友甚至家人,都应该在网络上与其慢慢拉开距离,并最终实现朋友圈的“断舍离”。
生活在新西兰的日本冒险家四角大辅,写过一本畅销书叫《为了自由,20岁必须抛弃的50件事》。书中谈及50件需要抛弃的事情中,甚至包括“抛弃人脉、抛弃熟悉、抛弃习惯、抛弃他人的视线”。因为“在超越人类界限的超信息化社会和超大量生产经济到来的时候,这个世界上堆满了我们根本不需要的东西。你想要获得真正的自由,一定要懂得判断哪些是不需要的,并能果断抛弃”。
不久前,我的Facebook朋友圈里的一个日本妈妈,就被她的孩子“抛弃”了:她上高中的儿子,在Facebook和Line上都将她拉黑了。看到这个日本妈妈在Facebook诉说此事,我默默地在留言栏点了个赞——当然,在我心里,这个赞并不是给这位日本妈妈的,而是给她的儿子的。
我想我能理解那个拉黑母亲的高中生的心情。对于伴随着网络社区一起成长的年轻人而言,他们不再是单纯的“现实社会人类”,而是游走于“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的双栖人类。而“现实”又与“虚拟”有别,因此儿子会拉黑母亲。如果你觉得我这种说法难懂,那么想想古人所说的“内外有别”,也许就容易理解了。现实与虚拟有别,就是“内外有别”的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