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驭进退是最高明的成事规则(4)
时间:2022-06-03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关丽莹 点击:
次
石敬瑭心中的理想人选是冯道,但考虑到此行很可能有去无回,感到难以启齿,便叫几名宰相商议决定。?
捧着诏书的文书小吏一到中书省便哭出声来,因为自己的皇帝对外藩称儿、称臣实在是太屈辱了。?
冯道正和几名同僚商议政务,见状大惊。待明白来意后,几名宰相都吓得面无人色,唯恐这桩既危险又屈辱的差事砸到自己头上。?
冯道看出了大家的意思,也不说话,很镇静地在一张纸上写下“道去”两字,其他人看后既感到解脱,又替他难过,有人甚至当场落泪。?
冯道出任礼仪使到了契丹后,契丹主对他很重视,本想亲自出去迎接,后因有人劝他“国君不应迎宰相”才作罢。?
给契丹主和太后上过尊号后,冯道便被契丹主留下来为官,契丹族的风俗只赐给贵重大臣象牙笏,或在腊日赐牛头,有一样就是特殊宠幸,冯道却全得到了。他还为此作诗一首:“牛头偏得赐,象笏更容持。”?
契丹主知道后大为高兴,暗示要长期留他在契丹为官,冯道说:“南朝为子,北朝为父,我在两朝做官,没有什么分别。”契丹主听了更是喜欢。?
冯道把得到的赏赐都用来买木炭,对人说:“北方寒冷,我年纪老了,难以忍受,不得不多做些准备。”摆出一副扎根契丹的架势。?
契丹主开始唯恐留不住冯道,待见他如此,不仅不再怀疑他的忠诚,反而觉得自己的儿皇帝那里更需要这样忠诚有名望的大臣辅佐,便让冯道回石敬瑭那里。?
冯道三次上表推辞,表称自己眷恋上国,不忍离去,契丹主一再催促强迫,冯道才显得百般不情愿地上路了。?
他先在驿馆中住了一个月,然后慢腾腾向回返。一路上到一个地方便停下来住宿,一点也不着急,契丹主派人查探后,愈加放心。冯道一直走了两个月,才出了契丹国境。?
冯道身边的人问他:“我们能逃出虎口,返回家乡,恨不得身生双翅,您却走走停停,却是为何?”?
冯道笑着说:“急有什么用?我们如果走快了,契丹主用快马一天就可以把我们追回去。我们走得慢,他们难以觉察我们的心思,这样才能安全返回。”?
左右的人听后,都恍然大悟,钦佩不已。?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只有隐藏起自己的真实想法,才能如愿以偿地抽身而退。进退之间,只有一尺,却需要付出很多超乎想像的心思。?
身处弱势不气馁?
世上不可能有永远一帆风顺的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实际上背离了事物演进的法则。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是登上成功顶峰的阶梯,人非生而知之,只有在经历失败之后,才会发现不足,才能获得提高。卡耐基说:“迈向成功的路是由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铺起来的。”?
当你处于弱势的时候,不要气馁,凡事都会有转机。当你身处弱势时,进攻的时机正在蠢蠢欲动,只等你蓄势待发。?
李嘉诚在1998年接受香港电台访问时说道:“在逆境的时候,你要自己问自己足否有足够的条件。当我自己处于逆境的时候,我认为我够!因为我有毅力……肯建立一个信誉。”所以,创业之初,他仍然没有大量的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商场上,他并没有气馁。?
有一次,一位开发商看中了他产品,约他次日到酒店商谈合作。翌日,李嘉诚带着样品到批发商下榻的酒店。?
批发商大为赞赏这9款样品,声言是他所见到过的最好的3组。望着李嘉诚通宵未眠熬得通红的双眼,批发商心里便明白了一切。?
他拍拍李嘉诚的肩膀说:“我欣赏你的办事作风和效率。我们开始谈生意吧?”?
李嘉诚坦率直言说:“谢谢您的厚爱。我非常非常希望能与先生做生意。可我又不得不坦诚地告诉您,我实在找不到殷实的厂商为我担保,十分抱歉。”?
接下来,李嘉诚诚恳地对批发商谈了长江公司白手起家的发展历程和现在的状况,请批发商相信他的信誉和能力。?
李嘉诚的经商原则引起批发商的共鸣。批发商相信自己的判断,他确定合伙人就是这个诚实又深富潜力的年轻人。他微笑着对李嘉诚说:?
“你不必为担保的事担心了。我替你找好了一个担保人,这个担保人就是你自己。”?
接下来,谈判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很快签了第一单购销合同。按协议,批发商提前交付货款,基本解决了李嘉诚扩大生产的资金问题。?
身处弱势而不气馁,仍坚持自己的理想与抱负的,古往今来大有人在。下面的例子是关于鬼谷子的两个徒弟张仪和苏秦的故事。?
张仪,魏国贵族后裔,学纵横之术,主要活动在苏秦之前,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战国时,列国林立,诸侯争霸,割据战争频繁。各诸侯国在外交和军事上,纷纷采取“合纵连横”的策略,或“合纵”,“合众弱以攻一强”,防止强国的兼并;或“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达到兼并土地的目的。张仪正是作为杰出的纵横家出现在战国的政治舞台上,对列国兼并战争形势的变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秦惠文君九年(前329年),张仪由赵国西入秦国,凭借出众的才智被秦惠王任为客卿,筹划谋略攻伐之事。次年,秦国仿效三晋的官僚机构开始设置相位,称相邦或相国,张仪出任此职。他是秦国置相后的第一任相国,位居百官之首,参预军政要务及外交活动。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外交和军事生涯。?
秦惠文王更元二年(前323年),秦国为了对抗魏惠王的合纵政策,进而达到兼并魏国国土的目的,张仪运用连横策略,与齐、楚大臣会于啮桑(今江苏沛县西南)以消除秦国东进的忧虑。张仪从啮桑回到秦国,被免去相位。三年,魏国由于惠施联齐,楚没有结果,不得不改用张仪为相,企图连秦、韩而攻齐楚。其实张仪的最终目的是想让魏国做依附秦国的带头羊。由于连横威胁各国,秦惠文王更元六年(前319年),魏国人公孙衍受齐、楚、韩、赵、燕等国的支持,出任魏相,张仪被驱逐回秦。秦惠文王更元八年(前317年),张仪再次任秦相国。九年,秦惠王接受司马错的建议,遣张仪、司马错等人率兵伐蜀,取得胜利,旋即又灭巴、苴两国。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