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开始后的三九、四九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小时候生活在昆山,虽地处苏南,亦是寒风刺骨,冰天雪地。记忆中一些民间的消寒物事仍印象深刻。
寒冬腊月小孩子最怕手冻僵后不能玩。记得家中有一个铜制的手炉,盖子上有星星点点的小孔,内置烧热的草木灰,烘在炉盖上,冻僵的手便灵活起来。兄弟姐妹都抢着要手炉,不仅是为了取暖,还因为如果将生黄豆放在草木灰中,一会便会爆熟,听到啪啪的爆声,品尝香香的黄豆,是童年的乐趣。
苏南没有类似北方的热炕,晚间睡觉最怕的是脚冷,铜制的“汤婆子”暖脚效果最好。但我一直不明白,汤是指内灌热水,为什么后面带一个“婆”字?后来读《说文》,看到有“婆,奢也。”之说,那汤婆子可是奢侈品了!清人李光庭撰写的《乡言解颐》中的解释则更接近民间的说法:婆,老母也,老母给稚子用的东西则用母之名。
寒冬季节,家中招待客人,少不了一个“暖锅”,亦称“边炉”,也就是一个铜或锡的锅,置于炭火之上,将肉圆、蛋饺、熏鱼、粉丝、蔬菜等放在其中。下面是炭火微明,锅内是汤沸不溢,看着吃着,寒气全消。清人谭大中的《暖锅》诗对此有生动的描写:“添来炉火寒威解,味入丹田暖气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