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挂书”反映的是刻苦读书的故亊,连骑牛外出时都不忘把书挂在牛角上,边走边读。故亊的主人公是李密,就是《隋唐演义》《说唐》等书上说的隋末农民起义军瓦岗寨的首领之一。
李密,字法主,京兆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南),祖上是北周和隋朝的贵族。曾祖父为西魏八柱国之一、司徒李弼,赐姓徒何氏,北周时为太师、魏国公。祖父李曜,为北周的太保、邢国公。父亲李宽为隋朝的上柱国,封蒲山郡公。李密擅长谋划,文武双全,志向远大,常常以救世济民为己任。他少年时代,凭借父荫任左亲卫府大都督、东宫千牛备身。有一次隋炀帝在仪卫中看见他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认为这孩子心邪,不是老实之人,就免了他的职,但李密并不懊丧,回家后发愤读书,因以放牛为生,故此常坐在牛背上读书。 有一次,李密听说缑山有一位名士包恺,就前去向他求学。李密骑上一头牛出发了,牛背上铺着用蒲草编的垫子,牛角上挂着一部《汉书》。李密一边赶路一边读《汉书》,正巧越国公杨素骑着快马从后面赶上来,勒住马赞扬他:“这么勤奋的书生真是少见!”李密一看是他在朝中当侍卫就认识的越国公,赶紧从牛背上跳下来行礼。 为此《新唐书·李密传》记载:“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李密谈吐不俗,深深吸引了杨素。回家以后,杨素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这个人的学识才能,都在你兄弟之上,将来你们有事可以与他商量。”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李密参与杨玄感起兵反隋。杨玄感兵败被杀,李密逃亡,后加入瓦岗军,人称魏王。李密发布讨伐隋炀帝的檄文,数说杨广的十大罪状,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话,意思是,用尽南山的竹子作竹简也写不完他的罪行,决开东海的水也洗不尽他的罪恶,为后世留下了“罄竹难书”的成语。 因李密劝翟让迎击隋悍将荥阳通守张须陀所统精卒,大败隋军,故翟让命他分统一军。李密军令严肃,赏赐优厚,士卒乐意为他所用。他建议袭取兴洛(后改洛口)仓,开仓赈济,扩充队伍,然后进取东都。大业十三年,瓦岗军攻取洛口仓,招就食饥民几十万,起义队伍迅速壮大。李密长于谋略,逐步在瓦岗军内部形成自己的势力。十三年初,李密获准建立蒲山公营。二月,翟让推李密称魏公于洛口,改元永平,以招徕各路反隋武装,由此李密在各路起义军中确立了盟主地位。 可惜的是李密和翟让之间权力之争而逐渐水火不能相容,正值此时,翟让的部将王儒信鼓动翟让担任大冢宰官职,统领百官,夺取李密的大权。翟让的哥哥翟宽又对翟让说:“皇帝只能由我们自己做,怎能送给别人!你如果做不了,就该我来做。”李密知道了这件事,暗中就有了除掉翟让的打算。但他不记翟让推他为魏公之恩,在不知翟让是怎么想的情况下,李密设计发动袭击,先下手杀翟让及从者数百人。这件事成为李密历史上负友的大污点,丁耀亢痛斥李密:“既而观其负翟让,则一贼耳。贼安能成大业哉。”就因为杀翟让故,诸将危疑,从此后“志性轻狡”“心邪而毒”的李密,命途遭厄运,一败再败,走上不归路。先是东讨宇文化及,两军在童山激战,化及兵败,李密虽胜,但自己也遭到重创,接着大败于王世充,本营覆没,亲将秦叔宝、程咬金等被俘,单雄信投降。李密降唐后又叛,以致和手下大将王伯当等被射死在陆浑县南邢公岘了断密涧。有传说是唐公李渊用“推举李密做盟主”的空头支票让李密先中了招。 但李密年少时的“牛角挂书”故亊却得以流传后世,全是因为勤奋刻苦读书的缘故,和什么“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等故事一起成为《四季读书歌》中:“挂角负薪称李密,囊萤映雪有孙康”的成语典故。 而“凿壁借光”说的是西汉丞相匡衡勤学苦读,最终成为大学问家故事。“囊萤映雪”说的是两个人,囊萤:是晋代车胤,《晋书·卷八十三·车胤传》:“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车胤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车胤小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后来终有成就,官至吏部尚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家境贫穷,勤学苦读,官至御史大夫。他们都成为大学问家。可惜李密因人品差劲而背义弑友,终久下场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