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知道就晚了: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要做的50件事儿 > 工作态度不够专业,是自己给自己找尴尬
一块大石头往往需要小石头的支撑才能够放稳,面对老板,年轻人如果能够有技巧地应对,用自己的行动和智慧为老板分忧解难,共同应对工作中的难题,老板对你的行动即使在嘴上不说,也会在实际行动中对你表示赞赏。同时,年轻人要学会适当调整自己在职场上的心态,要下决心把标准设定在卓越的程度,并且不断地全力以赴。
抱怨工作,烦的是自己
我们在每一个公司里都会发现“牢骚族”或“抱怨族”。他们把“枪口”指向公司里的任何一个角落,埋怨这个、批评那个。他们眼中处处都能看到毛病,因而处处都能看到或听到他们的批评、发怒或生气的声音。
本来他们可能只是想发泄一下,但后来一发不可收拾。他们理直气壮地数落别人如何对不起他们,自己如何受到不公平待遇等,牢骚越讲越多,使得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完全是遭受别人践踏的牺牲品。“牢骚族”的不停抱怨只会妨碍和干扰他们自己的阵脚,终究受害最大的还是他们自己。
事实上,你很难找到一个成功人士会经常大发牢骚、抱怨不停,因为成功人士都明白这样的道理:抱怨如同诅咒,越抱怨越退步。
米小为本是国内某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但是工作5年来,他不仅没有得到晋升,甚至在金融危机来临之际面临着失业的危险。是什么导致他有这样的境遇?
刚进公司的米小为是个非常有竞争优势的年轻人。但是,他来到这家公司后,发现现实与自己的理想有偏差,对工作、企业都产生了抱怨的情绪。他觉得自己的学历比别人高,能力比别人强,却屈居在小公司里,于是终日抱怨,老板、上司、同事、工作环境等都成为他抱怨的对象。
在米小为的抱怨声中,同事们渐渐疏远了他,上司也对他有了看法。而米小为却因此更加愤恨自己的企业,对待工作漫不经心。5年时间下来,米小为的工作能力并没有提升多少,和同事的关系也很僵,上司已经越来越不满意他的表现了。
一些年轻人总是对自己的工作环境抱怨不休,他们只知道享受好的工作环境,要高薪和高位,却抱着消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这样的员工很难担当大任,永远不可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得到进步和发展。
你是否能够让自己在公司中不断得到进步,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如果你永远对现状不满,那你在公司的地位永远都不能变得更加重要,因为你根本就不能做出重要的成绩。
陈飞在一家电器公司担任市场总监,而他原本只是公司的一名生产工人。那时,公司的规模不大,只有30多人,有许多市场等待开发,而公司又没有足够的财力和人力,每个市场只能派去一个人,陈飞被派往西部的一个市场。
陈飞在那个城市举目无亲,吃住都成问题。没有钱坐车,他就步行去拜访客户,向客户介绍公司的电器产品。为了等待约好见面的客户,他常常顾不上吃饭。他租了一间破旧的地下室居住,晚上只要电灯一关,屋子里就有老鼠在那里载歌载舞。
公司提供的条件太差,远不如陈飞想象的那样。有一段时间,公司连产品宣传资料都供应不上,好在陈飞写得一手好字,自己花钱买来复印纸,手写宣传资料。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每次想抱怨时,陈飞都会对自己说:“开拓市场是我的责任,抱怨不能帮助我解决任何问题。”最后,他选择了坚持下来。
一年后,派往各地的营销人员都回到公司,其中有很多人早已不堪忍受工作的艰辛而离职了。后来,陈飞凭着自己过硬的业绩当上了公司的市场总监。
即使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下,陈飞也没有抱怨,对自己工作的坚持使他在进步的阶梯上得到了飞速发展。一名员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应当选择不抱怨的态度,应该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争取进步。把不抱怨的态度融入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你才能不断进步,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受到老板的青睐。
抱怨的人很少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他们不认为主动独立地完成工作是自己的责任,却将诉苦和抱怨视为理所当然。其实,聪明的员工明白,一旦被抱怨束缚,不能尽心尽力地完成任务,只知道应付工作,轻者影响心情,严重者会自毁前程。
所以,如果希望改变自己的职场处境,希望自己能够在职场上不断取得进步,那么首先从不抱怨自己的工作开始。
老板在意的事绝不能敷衍
在工作中,年轻人往往会遇到一些看似无关痛痒的细节,实际上,这些细节很可能就是老板在意的事情。而对于老板在意的事,如果我们采取应付的态度蒙混过关,其实,就等于在应付自己的前程。
在职场上,当我们手头有一项重要的任务时,一定要细致、谨慎地对待。因为在这样的任务中,常常有老板很在意的细节在里面,如果你抱有应付的态度,那就将为你要完成的任务留下后患,甚至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那么,老板很可能不会再信任你,更不会把重要的任务交给你了。
老板是你职场道路上的掌舵者,他在意的事都是和公司重要发展方向或重大战略计划密切相关的,所以马虎不得。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关注老板所在意的事情,并以高度认真和极为细致的态度来处理相关的事情。
有三个人去一家公司应聘采购主管。他们当中一人是某知名管理学院毕业的,一名毕业于某商学院,而第三名则是一家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在很多人看来,这次应聘的结果是很容易判断的,然而事情恰巧相反。面试官经过一番测试后,留下的是那个民办高校的毕业生。
在整个应聘过程中,三个应聘者经过一次次测试后,在专业知识与经验上各有千秋,难分伯仲。随后这家公司的总经理亲自面试,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题目为:假定公司派你到某工厂采购4999个信封,你需要从公司带去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