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丹麦人来说,11月是全年中天气最糟糕的时期,淅淅沥沥的冬雨几乎下了一个月。而在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此时已临近盛夏,人们开始在海边享受阳光了。两地万里相隔,季节迥异,本不该有什么相互感应,但在11月29日这天,两地却在为同一个人的离去而悲伤。他就是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设计者、丹麦著名建筑设计师约恩·乌松。
乌松1918年4月9日出生于丹麦,他从小便对蓝色的大海情有独钟,并立志长大后做一名优秀的水手。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乌松的理想破灭了,迫于生计,他从建筑工作室的小职员做起,逐步成为一名建筑设计师。可直到1957年,乌松在业内依然默默无闻,他的设计方案也只有一次被采用。但就在这一年,随着悉尼歌剧院选中了乌松的建筑设计方案,他的传奇故事由此开始。
与其他大多数准备应征的建筑设计师不同,乌松当初连悉尼歌剧院所在的现场环境都没有看过,只是根据几张港口的照片,就开始勾勒起设计蓝图。而在方案完成后,乌松虽然对自己的作品很满意,但对被选中也没抱什么希望,作品一寄出,他就跑到国外旅游去了。
当时,悉尼歌剧院共征集到来自30多个国家的230余位设计师的作品,其中不乏一些大师的精心创作。或许是丹麦这个“童话王国”给了乌松以设计的灵感,或许是从小热爱大海的他与建在港口上的悉尼歌剧院注定有着不解之缘,乌松的方案脱颖而出,并最终被公认为20世纪最杰出的建筑设计之一。乌松在晚年回忆说,悉尼歌剧院建成后,有人说像贝壳,也有人说像白色的帆船,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当初的设计灵感是来自剥了一半皮的橙子,就是这么简单。
不过,称得上“简单”的只是看起来过程轻松的设计,悉尼歌剧院的建造却是一波三折。自1959年3月动工后,歌剧院奇特的造型便难倒了施工的工人,再加上乌松为求完美不容许有任何瑕疵,使工期一拖再拖,费用更是节节攀升,连政府发行专门的歌剧院彩券募集建筑资金也无济于事。终于在1966年,当地政府以财政困难为由向乌松提出了修改建筑方案的建议,但乌松拒绝妥协,在与负责官员大吵一架后他愤然离去,从此再未踏上澳大利亚的土地。此后,当地政府向乌松买下了最后的工程设计图,并另外指派一组建筑师,接手乌松未了的工作,悉尼歌剧院才最终建成。
当悉尼歌剧院于1973年10月竣工时,人们并不知道它是否完全符合设计者的本意。因为最有发言权的乌松从未亲眼目睹过自己的经典之作,甚至在他与澳大利亚地方政府于1999年达成彼此谅解后,乌松也以年事已高为由没有故地重游。
对于乌松不再返回澳大利亚的原因,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讲是悉尼伤透了乌松的心,使他不愿再回忆起过去的往事。也有人说乌松对现在的悉尼歌剧院其实并不满意,但他又不想因此再与别人发生什么争议。还有人认为,乌松心目中已经有一座真正完美的悉尼歌剧院,所以他并不希望现实破坏其心目中的完美。然而,无论现实中的悉尼歌剧院对设计者乌松来说完美与否,这座建筑已堪称世纪经典。它是悉尼城市的灵魂,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公认的20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2003年,乌松获得素有建筑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茨克建筑学奖,从此跻身建筑业的最高殿堂。可是,终其一生,乌松留给世人的只有悉尼歌剧院这一座世界级建筑,此外,他一无所获,在自己设计的房屋中过着隐居的生活,直到今年11月29日,90岁高龄的乌松在睡眠中平静辞世。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在悼词中说,“乌松因为给世人留下了悉尼歌剧院这样一个珍贵的遗产,所以他既是丹麦的儿子,也是澳大利亚的儿子”。丹麦建筑师协会则评价乌松说,“他一生的辉煌只有一次,但这一次已经是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