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随父亲在重庆万州生活,那时年幼,模糊的记忆中,每逢春节逛大街,我总坐在爸爸肩上(骑马马),一下子视线开阔了,张家的花灯,李家的灯笼,街上舞龙舞狮、踩高跷戴笑脸的,都能瞅见。一路走过看过,这些稀奇热闹的杂耍看过了也就过了,但是那些张贴在门楣的春联却一直挥之不去。记忆中,多是"春风迎新岁,瑞雪兆丰年","春回大地,日暖人间",勃勃春意扑面而来,喜庆祥和的春节气氛浸漫至四面八方。 随着年龄渐长,每每走家串户,总会留意每家每户每副春联的不同。"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楼,横批:四季平安",或者"吉星永照平安宅、好景常临幸福家,横批:五福临门",这类富含美好而朴素的新年愿望,是最大众化也是最受欢迎的一类春联。有的春联还能看出不同家庭所从事的职业。如传遍大江南北的春联"财源广进达三江、生意兴隆通四海,横批:大展宏图",一定是商贾之家惯用的;"银针草药化去千门痛苦、妙手丹心迎来万户健康,横批:大医精诚"必是出自杏林世家,一副春联尽显救死扶伤的医道情怀。"天地有情留正气、江山无恙慰忠魂",看到这样的军旅春联,怎不让人肃然起敬。文化家庭喜欢用的一些春联,如:"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横批:春回大地","竹"、"梅"在中国文化中的意象代表着清正、高洁的品质和气节,东坡先生就曾经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还有一些胸怀天下心系家国的春联,如"百年天地回元气、一统山河际太平,横批:国泰民安"一类。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五代时后蜀国国君孟昶在桃木板上写下的,据专家考证为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历代春联当中,还能发现很多有趣的小故事。父亲曾讲过的几则中我记忆最深的莫过于明朝大才子解缙小时候写春联的趣事:解缙小时候家里很穷,父母以卖豆腐为生,他家对面是曹尚书府,尚书府后院种有大片竹林。过春节,他在家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曹尚书听下人禀报说有人拿他院里的竹子说事,就叫人把竹子砍了。小解缙不慌不忙,上下联只各添一个字:"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曹尚书更加恼火了,让家丁把竹子连根刨了,心想这下看你还怎么改?才子就是才子,何况还是个很淘气的才子,解缙在上下联又各添了一个字:"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后来因为机缘巧合,我先理后文,从事文化工作,喜欢上了传统的诗词楹联,过春节也尝试自拟春联。去年拟的是:"慧心遍洒修行路、大爱常临吉庆门,横批:福慧盈门";今年也拟了一副,刚好遇到我们县人大余老师志愿为同事书写春联,我也请他帮我书写下来:"喜福盈室诗书乐、金玉满堂礼义存,横批:诗礼传家". 春联不过五言、七言,十数字,然而言简意赅,气象万千,雅俗共赏,寄托了华夏儿女对生活无限美好的向往,也寄托了祝福、祈盼、进取的美好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