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相国(第十三章)(2)
时间:2022-12-14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王跃文 点击:
次
皇上皇了桌子,道:“真是放肆!朕读什么书,还要你说了算。有本事的话,把这首诗说给朕听听!”
高士奇却抢先答道:“回皇上,这是曹植的《野田黄雀行》。”
陈廷敬知道这话题不可讲下去,厉声道:“士奇!”
高士奇却是有意夸显学问,道:“各代诗文,自有不同气象。曹植是三国人物,那时的诗词,多慷慨悲凉,气魄宏大,自古被称作汉魏风骨。”
皇上欢喜道:“高士奇,你有学问。说说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吧。”
陈廷敬劝道:“皇上,我们还是接着卫师傅教的书来读吧。”
皇上喝斥陈廷敬:“你别打岔!”
高士奇又道:“这是曹植的郁愤之作。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就杀了几个亲兄弟,把曹植也贬了。曹植悲叹自己没有能力解救危难的兄弟,就写了这首诗。”
皇上问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也是曹植写的吗?”
高士奇忙拱手道:“皇上小小年纪,却是博闻强志。”
不料皇上说道:“曹丕为什么要杀自己的兄弟呢?假如是朕的哥哥做了皇帝,也会杀朕吗?朕幸好自己做了皇上。”
高士奇这下可吓着了,不知如何回答。太监们也吓着了,周如海忙说:“皇上,您可不能这么说话,奴才们还要留着脑袋吃饭哪!”
陈廷敬也急坏了,忙说:“皇上,这人世间很多道理,需得长大之后自然明白,您现在只管读书。”
皇上道:“朕说不定还没长大就被自己哥哥杀了,还不如不长大哩!”
陈廷敬额上早已冷汗如冒,道:“皇上,那曹丕不施仁政,同室操戈,曹魏江山很快就覆亡了。这已是前车之鉴,历代皇帝早已汲取教训。皇上不必担心,只管读书就是了。”
皇上哼着鼻子道:“读书读书,只知道要我读书!你的学问不如高士奇。”
陈廷敬道:“读书人认识文章,就像农户认识庄稼,并不稀罕。”
皇上笑笑,说:“哼,说你学问不如高士奇,你还不服气!”
陈廷敬回道:“高士奇固然很有学问,但皇上只要发愤,不用到他这个年纪,诗文只要过眼,您便可知其年代,出自谁家。好比百草万木,见多了,熟悉了,都可知其类,呼其名,知道它长在什么季节,是春华秋实,还是岁岁枯荣。”
皇上道:“朕听不进你这些话!朕要去找太皇太后,朕不想做皇帝,也不要哥哥们做皇帝,免得兄弟杀兄弟!”
周如海扑通跪下了,陈廷敬、高士奇和所有侍卫、太监都跪下了。陈廷敬叩头在地,道:“皇上,此话休得再提,不然在场所有人的脑袋都保不住!”
陈廷敬回到家里满心惶恐,生怕今日这事传到外头去。他明知这本是高士奇惹出来的祸,可卫大人是把讲书的事托付给他的,他心里有委屈也没处说去。只愿菩保佑了。周如海求皇上别把这事说给太皇太后听,不然奴才们都会掉脑袋。可陈廷敬心想八岁幼帝的嘴哪里封得住的?
夜里,陈廷敬独坐书斋,拂琴良久。老太爷听这琴声,便猜着廷敬心里肯定有事。却不想去打扰他。听得琴声静了,老太爷放心不下,去书斋看看。却见陈廷敬正在作诗。
陈廷敬见老太爷去了,忙说:“爹,您还没歇着哪。”
老太爷说:“看看你,就去睡了。嗬,又有佳构啊。”
陈廷敬道:“随意涂鸦,见笑了。”
老太爷过来看看,原来陈廷敬写的是首咏史诗,道的刘邦初创基业的时候,天下英雄的豪迈之气,末尾两句却是:儒冠固可溺,龌龊多凡庸!暗忖廷敬果然有心事。可陈廷敬自己没说,老太爷也不会问的。
第二日,陈廷敬照例去了弘德殿,卫大人仍是病着。却见风平浪静,啥事儿也没有。这才放下心来,想皇上真的没有把事情说给太皇太后听。
哪知周如海原是鳌拜耳目,昨日夜里就把弘德殿的事原原本本报与他听了。鳌拜听了,知道事情全在高士奇身上,可毕竟责怪起来大家都会吃苦头,便把这事瞒住了太皇太后。却又不想让这事轻易过去,就找了索尼。索尼听了,气得连夜把高士奇叫了去,骂得他狗血淋头。高士奇只想这事肯定是陈廷敬告发的,自此心里更是记恨。
因有了昨日之事,今日皇上不再推三推四。陈廷敬读一句,皇上就跟着读一句。可读了不到一个时辰,皇上突然又不吭声了。陈廷敬才抬起头来,只见皇上拉开弹弓,朝殿角啪地打了过去。立马一声脆响,殿西头立着的大瓷瓶碎了。皇上自己也吓着了,大监们早跪了下来。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