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动筒
北齐高祖尝宴近臣为乐。高祖曰:"我与汝等作谜,可共射之。'卒律葛答。'"诸人皆射不得。或云,是骮子箭。高祖曰:"非也。"石动筒曰:"臣已射得。"高祖曰:"是何物?"动筒对曰:"是煎饼。"高祖笑曰:"动筒射着是也。"高祖又曰:"汝等诸人,为我作一谜,我为汝射之。"诸人未作,动筒为谜。复云"卒律葛答。"高祖射不得,问曰:"此是何物。"答曰:"是煎饼。"高祖曰:"我始作之,何因更作。"动筒曰:"承大家热铛子头,更作一个。"高祖大笑。高祖尝令人读《文选》。而郭璞游仙诗,嗟叹称善。诸学士皆云:"此诗极工,诚如圣旨。"动筒即起云:"此诗有何能,若令臣作,即胜伊一倍。"高祖不悦。良久语云:"汝是何人,自言作诗胜郭璞一倍,岂不合死。"动筒即云:"大家即令臣作,若不胜一倍,甘心合死。"即令作之:动筒曰:"郭璞《游仙诗》云:'青溪千余刃,中有一道士,臣作云'青溪二千仞,中有两道士。'岂不胜伊一倍。"高祖始大笑。(明抄本"笑"下多七百四十八字,"至"高祖大笑动筒止,今据补。并将缺字用燉煌本(启颜录)校补。)又齐文宣帝曰:□□□□□□□□□曰:"恕臣万死即得。"帝曰:"好。"曰:"臣昨□□□□□□□□□□落密瓮里,臣为陛下却还复上天□□□□□□□□□真乎。对曰:"臣作夜梦随陛下行,落一厕中出来。□□□□舔之。帝大怒,付所司杀却。曰:"臣请一言而死。"帝曰。□□□陛下得臣头极无用,臣失头□□□。笑而舍之。高□□□斋会,大德法师开讲。道俗有疑,滞者,即论难议。援引大义,说法门,言议幽深,皆在雅正。动筒最后论议,谓法师曰:"且问法师一个小议,佛常骑何物。"法师答曰:"或坐干叶莲花,或乘六牙白象。"动筒云:"法师今不读经,不知佛所乘骑物。"师即问云:"檀越读经,佛骑何物。"答曰:"骑牛。"法师曰:"何以知。""经云,世尊甚奇特,非骑牛。"座皆大笑。又谓法师曰:"法师既不知佛常骑牛,今更问法师一种法义。比来每经之上皆云价值百千两金,未知百千两金总有几斤。"遂无以对。□尝作内道场,时有法师先立"无一无二无是无非义"。高□升高坐讲,还令立旧义,当呼儒生学士,大德名僧。义理百瑞,无能得者。动筒即讲难此僧必令结舌。高祖大□□□高坐褰衣阔立,问僧:"看弟子有几个脚。"僧曰:"两脚。"又翘一脚向后。一脚独立。问僧。"更看弟子有几个脚。"僧曰:"两脚。"动筒云:"向有两脚,今有一脚,若为能无一无二。"僧答云:"若其二是直,(《启颜录》"直"作"真",下同。)不应有一脚。脚既得有一,明二即非直。"动□□以僧义不穷,无难得之理者。乃谓僧曰:"向者剧问法师,未是好义。法师师云:'无一无二,无是无非。'今问法师,此义不得不答。弟子问天无二日,上无二王。今者天子一人,临御四海,法师岂更得云无一?易有乾坤,天有日月,星辰配于天子,即是二人。法师岂更得云无二?今者帝临广德,无幽不烛,昆虫草木,皆得其生。法师岂更得无是?今四海为家,万方归顺,唯有宇文黑獭,独阻皇风。法师岂更得云无非?"于是僧默然以无应,高祖抚掌大笑。高祖又常集儒生会讲,"酧难非一。"动筒后来谓众士曰:"先生知天何姓?"博士天子姓高,动筒曰:"天子姓高,天□必姓高。此乃学他蜀臣秦密,本非新义。正经之上,自有天姓。先生可引正文,不须假讬旧事。"博士云,不知何经,得有天姓。动筒云:"先生全不读书,《》亦似天本姓也。先生可不见《孝经》云,'父子之道,天姓也!岂不是天姓。"高祖大笑。动筒(以上据明钞本补。)又尝于中看博士论云:孔子弟子,达者七十二人。动筒因问曰:"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已着冠,几人未著冠。"博士曰:"经传无文。"动筒曰:"先生读书,岂合不解。孔子弟子,已著冠有三十人,未著冠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据何文以辨之。"曰:"《》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人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人也。岂非七十二人也。"坐中皆大悦,博士无以复之。(出《启颜录》)
【译文】
北齐高祖有一次设宴招待身边亲近的臣子,在一块儿乐呵乐呵。宴席上,高说:"我给你们说个谜语,你们可以一块儿来猜。卒律葛答,请猜吧。"这些近臣们都没有猜中。有人说:"是响箭吧。"高祖说:"不是。"石动筒说:"我已经猜着啦!"高祖问:"是什么东西?"石动筒回答说:"是煎饼。"高祖笑着说:"石动筒猜对啦!"高祖又说:"你们这些人,也可以给我说一个谜语,我为你猜猜看。"出席宴会的大臣们,谁也没有出谜语,只有石动筒出了一个谜语,说的也是"卒律葛答"。高祖猜不中,问:"你出的迷语打一何物?"石动筒说,"是煎饼。"高祖说:"我刚才出了一次了,你为什么还出呢?"石动筒回答说:"趁大家在那烧热鏊子的时候(按:借指刚才说笑热闹。),又烙了一张。"高祖听后高兴地笑了。高祖曾经让文武百官都来读《文选》。《文选》中有一首郭璞的《游仙诗》,高祖边读边赞叹不已,连说好诗。在场的掌管撰述的官员们也都附和着说:"这首诗确实好哇!对仗工稳,文词清丽,正如皇上说的那样啊!"石动筒立即站起来说:"这首诗有什么好的,值得你们称赞?如果让我作一首,一定能强过郭璞一倍。"高祖听了后很不高兴,沉默好长时间才说:"你是什么人?自我吹虚说作诗能胜过郭璞一倍。这不是应当犯 了死罪吗?"石动筒立即回答说:"皇上马上让我作一首,如果不胜过郭璞一倍,心甘情愿被处死。"高祖立即让石动筒作诗。石动筒说:"郭璞游仙诗写的是:'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我作的诗是'青溪二千仞,中有两道士。'难道不是胜过他一倍吗!"高祖这才哈哈大笑。又:北齐文宣帝(按:既高祖。)说:"□□□□□□□□□。"石动筒说:"皇上宽恕我的死罪,我马上说给您听。"文宣帝说:"好,请说吧。"石动筒说:"我昨天晚上作梦跟随皇上□□□□□□□□□落在一个蜜抽渣子里,我还以为皇上又上天□□□□□□□□□。"文宣帝说:"真的吗?"石动筒说:"我昨天晚上作梦跟随皇上走,落在一个厕所中。出来后,□□□□用舌头舔它。"文宣帝大发雷霆,下命将石动筒交付主管的官吏处死。石动筒说:"我请求皇上允许我再说一句话,死而无憾。"文宣帝说:"好吧。"石动筒说:"皇上斩下我的头一点用处也没有,我没有了脑袋□□□。"文宣帝笑了,不斩石动筒的头了。高祖曾经到过讲授佛经的讲堂,由大德法师主讲。僧人和世俗人里有人听不太懂,或有些地方不好理解。皇上让大家在一起议论一下,一些人旁征博引一些大道理,讲述进入佛门的途径,讲的都很高雅正确。石动筒最后一个发言,问大德法师:"我暂且请教大德法师一个小问题,佛祖经常骑乘什么?"大德法师回答说:"有时坐千叶莲花,有时骑六牙白象。"石动筒说:"大德法师你现在不阅读经书,不知道佛祖乘骑的是什么。"大德法师问:"施主读看经书,你说佛祖骑的是什么?"石动筒回答说:"佛祖骑的是牛啊。"大德法师问:"怎么知道是牛呢?"石动筒说:"经书上说,世人敬仰的佛祖特别奇特(按:特,既公牛的意思,泛指牛。),不是骑牛吗?"在场的僧人和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石动筒又对大德法师说:"法师既然不知道佛祖经常骑牛,现在我再问您一个佛经上的问题。近来,我读经书,常常遇到上面动辄说价值百千两黄金。我不知道百千两黄金总共有多少斤?"大德法师又回答不上来了。高祖曾经在宫内设置道场,当时有一位法师讲解佛经,讲授的题目是"无一无二无是无非"。高祖登上高位坐在上面讲话,还让大家研讨"无一无二无是无非"这一旧题。当场让有学问的人士和在国学学习的学士,以及大德法师,谈这个议题说法各式各样,但是没有一个人能谈得特别透彻,让人信服。石动筒当即说我要讲,一定能让大德法师没话可讲。高祖大□□□高坐,石动筒手提衣襟远远地站在那儿,问大德法师:"你看我有几只脚?"大德法师说:"你有两只脚。"石动筒这次翘起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的后面,一只脚站立着问大德法师:"再看看我有几只脚?"大德法师回答说:"两只脚。"石动筒说:"我刚才有两只脚,现在只有一只脚了。若不然怎么能无一无二呢。"大德法师:"如果有两只脚是真实的,不应该有一只脚。脚既然只有一只,那么,眼睛看到的两只脚就不是真实的。石动筒□□认为大德法师这样翻过来调过去的诡辩没有终极的时候,不能找到难住他的道理,于是对大德法师说:"刚才我伧促地向法师提出的,不是个好议题。法师说无一无二,无是无非。现在问法师一个问题,不行不回答。我请问大德法师,天上没有两个太阳,朝中没有两个皇上。现在,皇上一个人,驾御统治普天下。大德法师难道您还能说无一吗?易卜有乾卦、坤卦,天上有日有月。将星辰伴着天子,就是二人。法师您难道还能说无二吗?现在,皇上广施恩德,没有黑暗的地方不能照亮的。各种生物、草木,都在皇上的恩泽下生存着,法师您难道还能说无是?现在普天下都是我大齐的疆土,各个小国都归顺称臣,只有宇文毓这只黑獭,单独跟我大齐抗衡。法师您难道还能说无非吗?"于是,大德法师沉默不语,无话可答。高祖拍着巴掌大笑不止。还有一次,高祖将朝中有知识的人召集在一起开研讨会,讨论"酬难非一"这样一个论题。石动筒等到别人讲完了他才讲。石动筒问参加研讨会的人:"诸位先生们,你们知道天姓什么吗?"一位博士回答说:"天子姓高(按:此处的'天子'指北齐文宣帝高洋。这位博士用偷换概念的方法企图难住石动筒。)。"石动筒说:"天子姓高,天不必姓高。你这是效仿'蜀臣秦密'的论辩,原本就不是什么新货色。正统的经书上,记载着天姓什么。先生可以引正经上的说法,没有必要假借那些旧东西。"这位博士说:"不知道什么经书上,记载着天姓什么?"石动筒说:"先生您啊一点也不读书,《孝经》上已经告诉你天姓了嘛。先生没见到《孝经》上说:'父子之道,天姓也。',难道不是天姓吗?"高祖听了后,大笑不止。一次,石动筒在国学里阅读那些博士们写的论文。其中,有篇论文中说:'孔子弟子,达者七十二人。'"石动筒问这位博士:"孔子的弟子中贤达的有七十二人,其中有多少人已经戴冠(按:古人男二十可戴冠,意为长大成人。)?有多少人没有戴冠?"这位博士回答说"经传上面没有记载。"石动筒说:"先生读经传,为什么不理解呢?孔老夫子的七十二位贤达弟子中,已戴冠的有三十人,没戴冠的有四十二人。"这位博士问:"你根据那篇经书得到这个答案的。石动筒说:"《论语》上说:'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人啊。'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人啊。加在一块,难道不是七十二人吗?"在场的人听了后,都捧腹大笑。这位博士再也没话可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