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枯叶落尽,外面的脚步变得超乎平常的匆匆,人人都小心翼翼,提防病毒感染,所有的心在这个季节被包裹得越来越紧。
遥望阴沉沉的天空,最好的时光,是在音乐中,打开一本书吧。 随手翻开《简爱》,就被主人公的话震住了:因为我贫穷、卑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错了,我也有和你一样的灵魂,和你一样的一颗心!如果上帝曾给了我一点儿美丽丰富财产,我也会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通过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通过凡人的血肉之躯跟你讲话----而是用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对话。 忽然觉得,一个拥有自己灵魂的人是如此美好,在爱情的天空下,就像宝石和水晶一般,闪烁着光芒。灵魂这种存在,看不见,摸不着,却特别珍贵。它高大而威仪,温暖又可爱,在需要抉择和价值判断时,一个人最强大的力量,就是有灵魂一直在默默中牵引。 想起许多年前,央视《半边天》采访一位陕西农村的妇女,她叫刘小样。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她吃穿不愁,心中却对平淡的生活感到痛苦。面对记者采访,她说,我害怕自己失去激情,失去感动。我宁可痛苦,但我不要麻木。我不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自己却感到满足。我要一直把窗开着,直到老去。 一个人的生存和视野可以为现实所困,但她的灵魂却可以醒着,随时飞翔。它可能沉睡于卑微琐碎的日常,但也会在某一刻突然苏醒。 “我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度过一生,然而现在还没有真正活过就将死去。”有一天,罗梭突然听见自己的灵魂这样对自己说。他很震惊,于是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一生,《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诞生了,他在书中说:“灵魂,是人们唯一无法从我身上剥夺的事物”。 他认为,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我们或许什么都改变不了,但应始终关注自己的灵魂,守护自己的初心。 可灵魂到底是什么?千百年来似乎没有一个完美答案。尽管无法证明,几乎每个人都相信,自己的内心端坐着自己的灵魂,它是自己的上帝和主宰。 在身心灵的版图上,灵魂是一个人精神世界最高的引导者。 所有行为,都受灵魂的支配,又在不断给灵魂涵养和洗礼。 街头一位老人摔倒了,到底要不要施救?在场的每一个的灵魂都受到考验。有的说,救死扶伤是道义,是人性的善良,应该施救。有的却认为,前车之鉴,如果遭诬赖,既损失钱财又损失名誉,好心不得好报。还有人说,虽说施救是高尚之举,但要面对现实,首先要考虑后果。 最后,一位年轻人上前将老人抱起送至医院。 其他所有的灵魂终于坦然,顺应了自己内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这样的场景生活中比比皆是。看到一些小利,想得一点便宜,心里说,这算什么呢?不过一点点,不过分吧。而灵魂却站在另一边说,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说明人是何等可怜!职场为升迁,讨好和奉承领导,心里想,这样应该不算错,甚至还有一点小得意,可灵魂却在那边坚定地说,讨好他人,失去人格,这只能说明你既缺少自信,亦算无能。 不仅如此,在财富、金钱、权力和名誉面前,不同的灵魂开始跳舞,有时如诗如画,有时像一幕精彩的舞台剧,有时又像魔鬼的演绎。 在现实的拷问下,有的灵魂飞升了,进了天国,有的灵魂却下沉了,落了地狱。 哲人说,丑恶的内心住不下高尚的灵魂,有高尚灵魂的人,心里却一定光明。 然而,正如简爱所言,一个人既有心,又有灵魂,他们虽生活在一起,却有时同向,有时又不相依附。这让一个人具有了多面性,有时是君子,有时又是小人;有时崇高,有时又猥琐;有时伟大,有时极渺小。有时鬼迷心窍,不顾灵魂反对一时满足,而在往后的岁月中,灵魂却不得安宁,一生备受煎熬。 尽管“每个人都是多棱的,即使是一个高尚的人,灵魂中也潜伏着卑微。”但人生存的意义所在,就是要努力克服卑微,尽力让自己的灵魂在时光中变得高尚起来, 稻盛和夫总结了自己的一生,曾深情感慨:不论你多么富有,多么有权势,当生命结束之时,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唯有灵魂跟着你走下一段旅程。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使它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更为高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