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父亲在外地工作,一出门就是几个月,很少回家。 这年冬天,过了腊月二十三,父亲才回家来准备过年。母亲悄悄对父亲说:“胖子那钱都借了半年了,到现在也不说还,要不你催催他?” 母亲嘴里的“胖子”,是父亲的好兄弟,住在几里外的李家村。这是半年前的事了,一天,胖子叔突然到我家,提出要借钱,父亲也在家,正好手里还有三百块钱,就都交给了他。胖子叔临走说,最多半年,到年前一定还回来,可现在眼看要过年了,也不见胖子叔来还钱。那时候,父亲一个月的工资才七十多块,这三百块相当于父亲四个月的工资呢。 父亲听了母亲的话,却摇了摇头说:“我看再缓一缓吧!胖子这几年日子不好过啊,老娘生病,还有几个孩子……等他有了钱再说吧。”母亲虽然不放心,但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到了大年二十九的早晨,天上突然飘起了大雪,密集得对面看不到人,我们家已经把过年的东西准备得差不多了,可以安下心来好好玩了。就在这时候,院子里出现了一个人,身上脸上挂满了雪,背上扛着个东西,手里还提着个篮子。等他拍打掉身上的雪,我们才看清来人竟是胖子叔。 父亲跑出来说:“下这么大的雪,你怎么来了?” 胖子叔笑着说:“早就想来,忙到现在才有空出来!” 胖子叔背上背着的是一个糖葫芦把子,上面还插着几十根糖葫芦,筐子里装着的是白莲藕。他进了屋,一坐下就从衣兜里掏出一沓钱,对母亲说:“嫂子,那钱我拿来了,一借就借了半年,实在不好意思。” 母亲说:“兄弟,我们不急,你急用的话,就拿着用吧!” 胖子叔说:“不是说‘勤借勤还再借不难’吗?说好了半年还,说话就得算话,现在还也有点晚了,没耽误你们过年吧?” 母亲只好收下钱,往箱子里放,胖子叔却说:“嫂子,你先点一点吧。”母亲笑道:“你还的钱我还不相信吗?”胖子叔坚持道:“交情归交情,还是点一点好。” 母亲便坐在床边点起钱来。胖子叔拿来的那些钱面值不等,有一块的,有五块的,最多的是十块的,点起来挺费劲。 在母亲点钱的当口,父亲给胖子叔沏好了茶,两个人才喝了一会儿,母亲就把钱点完了,她疑惑地说:“胖子,这钱好像有点不对。” 胖子叔问:“嫂子,哪里不对啦?” 母亲说:“我数着怎么少了十块钱啊!” 胖子叔皱了一下眉头,说:“这钱我半个月前就攒出来了,当时我还数了两遍呢!” 母亲就把钱递给胖子叔,他又点了一遍,说:“还真是的,这钱是我媳妇动了,还是当时数错了呢?”他又全身上上下下地摸了一通,也没摸到钱。 父亲就在一边说:“算了算了,咱们谁跟谁呀,少十块就少十块吧!”胖子叔却说:“不行,你等着,我回家给你拿钱去。” 父亲一把拉住他说:“兄弟,你就不要来回跑了,咱兄弟俩这交情,还不值那十块钱吗?” 可胖子叔非要回家拿钱,父亲就说:“你就是要拿钱,也得吃了饭再去,这么远的路,为了十块钱,不值当的。” 胖子叔却说:“我就打算在你家吃饭呢。这样吧,你在家准备饭菜,我回家一趟就来,耽误不了,今天咱兄弟俩要多喝点。” 父亲拗不过胖子叔,还是让他走了。胖子叔很快就消失在大雪中。 等父亲在家炒了四个菜,又烫了一壶酒,胖子叔就回来了。他脚上的鞋子都湿透了,脸上冻得通红,嘴里还呼出一团团热气。胖子叔一进来就掏出十块钱给母亲,这个账才算是了了。 父亲赶忙让胖子叔先喝杯酒,暖暖身子。两个人这一喝酒,就喝到太阳落山,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痛快地喝过酒了。等天快黑下来了,雪也停了,胖子叔站起身要走。我们都不放心,让他住一晚上,可他执意要走,父亲就出去送胖子叔。 半个小时后,父亲才回来,母亲就说:“胖子这人真实诚,为了十块钱,再跑回去拿,我都有些过意不去了。” 父亲叹了口气,说:“我这个兄弟啊,说好的事,他就是拼了命也要做到。”父亲又说:“说起来,这钱咱真不该要。胖子他娘要吃药,几个孩子也都还小,他就是到集上卖点糖葫芦,再挖点儿白莲藕,能赚几个钱呀?” 母亲说:“可他把钱拿来了,你不要他也不愿意呀!” 父亲点点头说:“我知道他这个人,就是再难,也不会拖别人一分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