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取:塑造完美的自我(3)
时间:2023-03-30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王艳丽 点击:
次
在犹太人眼中,人是永远无法逃避责任的。但是责任感不是天生的,孩子的“先天”不足,不应该责怪孩子,它应归咎于我们的家庭教育。许多父母对孩子在生活上呵护备加,而对责任感的教育却严重不足。他们认为孩子还小,长大会慢慢意识到的。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对儿子自私、不合群发愁,她去请教生物学家达尔文。达尔文问:“你的孩子多大啦?”她回答说:“快4岁了!”达尔文马上严肃地说:“对不起,你对孩子的教育已经晚了快4年了!”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对孩子责任感的教育应从小抓起。
不逃避责任,自己的责任自己负,这是犹太人为人处世的一个原则。也正是因为他们这样做了,犹太人才在世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孩子是一张纯净的白纸,他一来到世界,就观察大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家长们应像犹太父母那样,严格要求自己,做有责任感的好家长,好公民,并时刻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办到的事,自己首先要做到,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从平时抓起,从点滴做起,让孩子们时时处处去体验。让他们学会去关心他人、热心公益、热爱集体、尊敬师长,使这些行为成为孩子们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把这些教育作为责任感培养过程中,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表及里的阶梯。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要让孩子懂得,如果是自己办错了的事,就该自己负责任,从而引以为戒,不犯或少犯类似错误。
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
美感教育又称审美教育。它主要是通过艺术手段,或者借助于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对人们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
犹太人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来教育其子女的。犹太孩子经常听家长讲下面这个故事。
德国法学家卡尔·威特的父亲很讲究住宅的布置,在住宅里,决不放置任何没有情趣和不和谐的东西。墙上糊着使人心情舒畅的壁纸,上面挂着经过自己精心挑选的有镜框的画。室内摆设的各种器具都很有情趣,决不摆设与周围物品不搭配的东西。如果人们赠送的礼品和自家的陈设不和谐就决不摆出来。穿衣服也是这样,父亲反对花哨的服装,不仅要求自己这样,而且要求孩子也穿着朴素、雅致、衣帽整齐,打扮得干净朴素。在住宅的周围,父亲砌上雅致的花坛,里面种上四季常开不败的花卉,但同样不种植没有情趣和与周围环境不和谐的花卉。父亲十分注意培养威特的文学爱好,结果使得威特成了了不起的文学通,几乎背下了所有的名诗,而且很早就会写诗,后来又成了研究但丁的权威。父亲还注意陶冶孩子的感情。威特3岁时候的一天,他看到一条狗跑过,他像其他孩子喜欢做的那样,一把拽住狗的尾巴,把它拉到自己身边,这个举动正巧被父亲看见。于是父亲拽住威特的头发,脸色吓人,揪住不放。威特吃了一惊,把拽着狗尾巴的手放开了。这时他父亲也把手放开了,然后说:“威特,你喜欢被人拽着头发吗?”威特红着脸说:“不喜欢。”“如果是这样,那么对狗也不应当那样。”在父亲的教导下,威特终于成为一个感情丰富、心地善良、情趣高雅的人。
犹太人认为,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因此对孩子进行美感教育应先从家庭开始。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对孩子进行细致的观察就会发现:刚出生几个月的孩子就喜欢看色彩鲜艳的会动的物体,他们听到有韵律的乐曲会停止哭声。1~2岁的孩子对穿颜色好看的新衣服会流露出愉快的表情,喜欢听别人夸奖他好看之类的话。学龄前儿童则多半以新奇作为评判美与丑的标准。儿童表现出的对某一事物所持有的喜爱度,是他们最初对美的感受能力的原始反应。因而对儿童进行的审美教育应该从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当孩子处在婴儿时期时,家长有目的地在他视觉所能触及到的范围内,悬挂一些色彩艳丽的气球、形象可爱的玩具、简洁明快的图片,这虽对孩子的审美教育不可能有即时效果,但对他形成最初美的感受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经常帮助孩子提高鉴赏、评判美的能力,告诉孩子什么东西是美的,什么是丑的。同时家长在平时不论是与成年人交谈,还是和孩子们说话,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语对孩子产生的影响。行为举止要符合社会文明规范,待人接物要彬彬有礼,不要说粗话、脏话。从小就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教育,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