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孜孜以求的求知精神(24)
时间:2023-03-31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王艳丽 点击:
次
犹太商人具有令人叹服的经商头脑,正是他们的民族尊重知识、酷爱学习、重视教育的必然结果。以知识武装起来的犹太商人,纵横捭阖,处变不惊,这就是“第一商人”的魅力所在!
以色列是一个小国,资源贫乏,既缺水,又缺能源,且沙漠比重大。但是,它却有丰富的人才。数十年来,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纷纷移民到自己的祖国,他们带来了资金,也带来了知识、技术和特长,他们将这些知识用于国家建设,以色列迅速崛起。这个国家独创了举世闻名的农业技术,靠贫瘠的土地养活了自己,还大量出口农产品;这个国家拥有世界上一流的工业技术。创造这些奇迹,靠的就是知识。
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犹太人凭借着自己拥有的“可以随身带走”的知识,跻身于知识要求高、流动性强的各种行业,特别是金融、商业、教育、科技、律师、娱乐和传媒行业。科技人员中一半以上是犹太人;犹太人执掌着《纽约时报》、《华盛顿时报》、《新闻周刊》、《华尔街日报》和美国三大电视网ABC、CBS、NBC的帅印,时代华纳公司、米高梅公司、福克斯公司、派克公司也都是犹太人开拓的。在美国前400名巨富中,犹太人占了近三成。我们不得不感叹犹太民族神秘的知识力量。知识在这个古老民族中竟然能焕发出如此巨大的力量,是知识拯救且复兴了这个古老而年轻的民族。
学校在,民族就在
一个不重视教育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
犹太民族的智慧与丰富的知识除了具有学习和求知的传统这样的“软”的东西外,在“硬件”上,则表现为他们尊奉着一套完善的教育制度。犹太人四处流浪,他们的“学校”也随着他们迁移,在流动不居的恶劣环境下,犹太人从来没有忽视教育,而是将其列为第一位的事情。
从历史上看,犹太人很早就实行了义务教育,称得上源远流长。
犹太传统规定父亲对儿子有三项应尽的义务,其中之一就是教儿子学习犹太经典。许多犹太儿童在幼儿时期就随父亲一道学习识字,诵读犹太经典。公元前516年,波斯王居鲁士打败新巴比伦尼布甲尼撒二世,允许巴比伦的犹太人返回故乡。一批有识犹太先知为了保持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进行了一系列宗教改革,家庭教育被看成是保持民族传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因而受到极大的重视。犹太会堂的出现使人们多了学习场所。公元前3世纪,犹太会堂开始开办学校,招收儿童入学。公元前1世纪,出现了一些非犹太会堂办的学校,主要向儿童教授读书写字的基本技能。大一些的儿童则进专门学校,在那里系统学习犹太宗教文献。至此,义务教育体系开始在犹太民族中形成。第一位为创立全民义务教育体系做出重要贡献的是耶路撒冷元老院的大法官西缅·本·蔡奇。他于公元前75年制定了一项教育计划,推行广泛的初级教育。他颁布法令规定犹太社区必须资助公共教育,父母必须送儿子入学。到了公元64年,大祭司约书亚·本·加玛拉拉比重申西缅的法令,并规定每个犹太社团都必须设立学校,供6岁以上的儿童就学,同时规定6岁至10岁的儿童必须入学,在老师的监督下学习。约书亚的这一做法标志着正规学校教育的开始。约书亚的功绩在于,他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每个社团都必须出资聘用教师,以保障所有的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从而在立法上完善了义务教育体制。班级规模有具体规定:如一名教师最多只能教25名学生。如果学生数超过40人,则必须聘请两名教师进行教学。儿童6~10岁在小学学习,10岁毕业后进入律法学校。15岁以后,如父母有能力支付教育费用,还可留校进一步深造。
20世纪以前,犹太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为犹太男子服务的。犹太女子受到的主要是伦理道德的教育和对《圣经》的了解,有关口传律法的课程从不为女子开设。这一局面在20世纪终于得到改变。自1917年美国正统犹太教学校开始系统地为犹太女子开设课程以来,几乎所有的宗教学校都同时为男女开设同样的课程,打破了在教育上男女有别的传统。
20世纪以来,美国正统犹太教为了鼓励人们学习、研究犹太教教义,开设了一些全日制宗教学校,在主要讲授宗教课程外,也开设部分世俗课程。今天这样的学校数量已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100所增加到了600所。此外,传统经学院的数量也开始在以色列和美国迅速增长。这些经学院主要招收高中毕业生入校,有的是专为大学毕业生开办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许多大学纷纷开办犹太学系,向犹太和非犹太青年提供学习希伯来语和其他犹太学方面知识的机会,使犹太学研究真正成为一种科学。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