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敢做你就行(全文在线阅读) > 拥有独特的智慧
“心智”的涵义
我所说的“心智”,对应的英文单词是“Mind”。一个人的“心智”指的是他各项思维能力的总和,用以感受、观察、理解、判断、选择、记忆、想像、假设、推理,而后指导其行为。在众多定义之中,我更倾向于乔治·博瑞(C.George Boeree)博士的定义:心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a.获得知识;b.应用知识;c.抽象推理。博瑞博士认为,一个人一生的幸福与他的心智直接相关。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智力的差异,即,每个人心智的能力强弱不一;且这方面的差异可能存在着天壤之别。
为了说明清楚,有必要把相关的一些概念重新组织。我们常说的“智力”与“智商”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儿。可以把一个人的“智力”理解为他“心智能力”的强弱程度。而一个人所谓的“智商”,是指此人参加“智力测验”所获得的成绩——姑且不论那些智力测验在科学性与全面性上是否足够可靠。
事实上,正是因为很多人在语言使用上对“心智”、“智力”与“智商”等概念不加任何区分甚至干脆等同使用,才使很多人错误地认为一个人的“智商”是天生的,甚至是与后天无关的(学术界有一派认为智商是基因决定的),是一生固定不变的。
后来,一些研究同卵双胞胎的心理学家们通过大量的研究最终得出结论:一个人的智商并不完全是天生的。如果一个人的智商全靠基因遗传,那么,同卵双胞胎的智商应该一模一样才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之后,这些心理学家们做出了个估计:大约75%的智商是由基因遗传决定的,而其余的25%则受后天环境影响。
这个结论已经大大改变了人们对智商的理解。过去,很多人相信智商完全是基因遗传决定的,后天的影响就算存在也相对有限——即便在今天,很多传记作者在撰写名人传记的时候,还总是有意无意地使用“天赋禀异”之类的词汇。他们完全不在意这种“智商天定”的观念不仅缺乏依据而且很荒谬,荒谬程度与“龙生龙,风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之类的“血统论”如出一辙。
目前心理学家们正在广泛讨论的“弗林效应”(The Flynn Effect),指的是智商测验成绩逐代提高的现象。心理学家尤里克·奈舍尔(Ulric Neisser,康奈尔大学心理学教授)在一篇1997年发表于《美国科学家》杂志上的文章中报告说,“(智商)测验的成绩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正在显着地提高,但人们的智商是否也在提高仍然存在争议。”事实上,有统计数据表明1972年至2002年之间的30年里,所谓“弗林效应”还一直存在。
事实上,这一切很容易解释清楚。人生初始,一个人的心智能力几近于零。新生婴儿几乎只有“反射”能力而已。饿了、疼了、冷了、热了……只要不舒服只有一种“反射”——哭;而舒服了、满足了,就产生另外一种反射——笑。而作为人类最终所必需的种种能力,新生婴儿实际上无一具备,他们只是具备获得那些能力的潜力而已。
然而,人类之所以与其它动物不同,原因之一在于人类拥有比其他动物更为发达的“大脑额叶”,乃至于人类天生拥有比其他动物更为优秀的学习能力。通过“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及同样需要学习才能获得的“抽象推理能力”,最终,一个人的心智可以被开启、培养、发展,可以被重建,再进一步甚至可以被反复重建。
我不同意“智商天定”的解释,同样也并不接受“大约75%的智商是基因遗传决定的,而其余的25%则受后天环境影响”的说法。因为后者依然建立在不区分“心智”、“智力”、“智商”之间的微妙差别的基础之上,进而忽略“心智”成长的重要性。
我的基于观察的结论是,一个人的心智顶多有1%是基因遗传决定的。新生的婴儿,但凡正常情况下,都具备人类天生所拥有的“反射能力”和“学习能力”。天生的“反射能力”或多或少在快慢上存在一些差异;而天生的“学习能力”也只是最基本、最原始的那种能力——比如,模仿相对更容易一些,而逻辑思考能力尚未形成。“反射能力”差一点,可能表现为“反应迟缓”,但这与最终一个人能够拥有的心智能力强弱程度并无决定性的联系,要不然就无法解释爱因斯坦这样被人们视为“天才”的人为什么幼时看起来却像所谓的“弱智”。最初的“反射能力”以及最原始的“学习能力”构成一个人心智最初的1%;而剩余的99%,实际上应该都是后天积累的才对。当然,到了十五六岁的时候,对于很多人来讲那99%中的大部分已经积累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