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马克思《资本论》的精髓(6)

时间:2023-05-31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郑奎飞 点击:


    聂锦芳认为,在当代新的境遇下重新研究《资本论》,不是从现实问题出发去文本中寻求解决方案,或者单纯靠一个外在的理论框架或当代流行的思潮和方法去“挖掘”和“阐释”其思想,而是在扎实的文本、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20世纪资本批判史的梳理、结合目前资本全球化的发展态势,来重新评价《资本论》中资本理论及其对资本逻辑的批判,确立其思想史地位和当代意义。

    经济学家裴小革指出,《资本论》不仅直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还创建了联系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研究交换、分配、消费关系的理论框架,提供了在追求人的解放和富裕的过程中,如何认识经济(金融)危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思路。

    裴小革认为,《资本论》和西方经济学之间的区别,不是古典和现代的区别,而是研究起点和研究方法的区别。当前,我国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是协调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利益关系,克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贫富两极分化的弊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经济。因此,以《资本论》为精髓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我们创新发展现代经济学有关财富和发展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对于财富和发展研究来说,它具有比西方经济学更具包容性的理论框架。

    武汉大学经济思想史研究所颜鹏飞认为,《资本论》中蕴藏的方法论瑰宝,把辩证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于政治经济学领域,并且把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融于一体,实际上是马克思的第三大理论贡献和伟大“发现”。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理论界很少有人对此做深度挖掘和文本解读。

    颜鹏飞指出,经典的魅力在于促使人们“亲自到原著那肃穆的圣地去寻找永垂不朽的大师”(叔本华语),从中寻找时代对接点、理论闪光点和增长点。而在全球化语境和当今时代条件下,重读《资本论》,无疑有助于彰显和发扬其在场的现实可能性、跨越历史时空而与当今时代对话的当代价值,以及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回应现实和指引实践的理论张力。

    郭真、梁东兴在《南京社会科学》撰文指出,马克思的《资本论》通过对资本主义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全面地分析了资本本性的矛盾在社会生产中的具体体现。这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对资本主义存在根据的质疑和追问,从物质生产角度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性和暂时性。时至今日,这一分析对于我们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仍有诸多启示意义。

    有评论认为,1866年,马克思在对《资本论》第一卷作最后润色时,不无自豪地认为:“在像我这样的著作中,细节上的缺点是难免的。但是结构,即整个的内部联系是德国科学的辉煌成就。”这是马克思极为罕见的对自己科学研究成果的高度评价。《资本论》所阐述的马克思经济学原理的“精髓”,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内涵,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和根本规律。在马克思看来,在这些“原理”的基础上,“余下的问题……别人就容易在已经打好的基础上去探讨了”。

    知名学者顾海良指出,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既不能否弃《资本论》的科学价值,也不能简单地把《资本论》看作马克思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即便是资本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也不能只限于《资本论》论题,而应该在《资本论》关于“资本一般”理论的基础上,拓展竞争、信用和股份资本等理论问题的研究视野。

    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关系的本质,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现象,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但不实用,西方经济学庸俗但比较有用。我觉得,这种观点是极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并不在于要不要研究日常的经济现象,而在于如何研究经济现象。马克思认为,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往往是不一致的,科学的任务就在于从现象中发现本质,并从事物的本质出发对现象做出科学解释。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任何其他主义所不能及的,也因为如此,这世界上存在着许多不一样版本的解释和陈述。就如美国近代马克思主义学家达拉普(Hal Draper)所讲“在人类历史上,少有学说像马克思思想一样,被不一般地人为严重扭曲”。
顶一下
(1)
50%
踩一下
(1)
5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