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馀姚人。父死於云南,鉴护丧归至汉川,遇大风,舟且覆,抱棺大哭,誓以身殉。忽风回得泊沙渚,众呼为孝子。为人尚气节,史戒之曰:“英气,客气也。其以问学融化之。”史之殁也,鉴实左右焉。
顾栋高,字震沧,无锡人。康熙六十年进士,授内阁中书。雍正间,引见,以奏对越次罢职。乾隆十五年,特诏内外大臣荐举经明行修之士,所举四十馀人。惟大学士张廷玉、尚书王安国、侍郎归宣光举江南举人陈祖范,尚书汪由敦举江南举人吴鼎,侍郎钱陈群举山西举人梁锡玙,大理寺卿邹一桂举栋高,此四人,论者谓名实允孚焉。寻皆授国子监司业。栋高以年老不任职,赐司业衔。皇太后万寿,栋高入京祝嘏,召见,拜起令内侍扶掖。栋高奏对,首及吴敝俗,请以节俭风示海内,上嘉之。陛辞,赐七言律诗二章。二十二年,南巡,召见行在,加祭酒衔,赐御书“传经耆硕”四字。二十四年,卒於家,年八十一。
所学合宋、元、明诸儒门径而一之,援新安以合金谿,为调停之说。著大儒粹语二十八卷,又著春秋大事表百三十一篇,条理详明,议论精覈,多发前人所未发。毛诗类释二十一卷,续编三卷,采录旧说,发明经义,颇为谨严。其尚书质疑二卷,多据臆断,不足以言心得。大抵栋高穷经之功,春秋为最,而书则用力少也。
陈祖范,字亦韩,常熟人。雍正元年举人,其秋礼部中式,以病不与殿试。归,僦廛华汇之滨,楗户读书。居数年,诏天下设书院以教士,大吏争延为师,训课有法。或一二年辄辞去,曰:“士习难醇,师道难立。且此席似宋时祠禄,仕而不遂者处焉。吾不求仕,而久与其列为汗颜耳。”荐举经学,祖范褒然居首。以年老不任职,赐司业衔。乾隆十八年,卒於家,年七十有九。所撰述有经咫一卷,膺荐时录呈御览。文集四卷,诗集四卷,掌录二卷。祖范於学务求心得,论易不取先天之学,论书不取梅赜,论诗不废小序,论春秋不取义例,论礼不以古制违人情,皆通达之论。同县顾主事镇传其学。
吴鼎,字尊彝,金匮人。乾隆九年举人,授司业。洊擢翰林院侍讲学士,转侍读学士。大考降左春坊左赞善,迁翰林院侍讲,旋休致。所撰有易例举要二卷,十家易象集说九十卷。裒宋俞琰、元龙仁夫、明来知德等十家易说,以继李鼎祚、董楷之后。其东莞学案,则专攻陈建学蔀通辨作也。兄鼐,亦通经,深於易、三礼。
梁锡玙,字确轩,介休人。雍正二年举人,亦授司业,与吴鼎同食俸办事,不为定员。乾隆十七年,命直上书房,累迁詹事府少詹事。大考降左庶子,擢祭酒,坐遗失书籍镌级。膺荐时,以所撰易经揆一呈御览。鼎、锡玙并蒙召对,面谕曰:“汝等以是大学士、九卿公保经学,朕所以用汝等去教人。是汝等积学所致,不是他途幸进。”又曰:“穷经为读书根本。但穷经不徒在口耳,须要躬行实践。汝等自己躬行实践,方能教人躬行实践。”鼎、锡玙顿首祇谢。又奉谕:“吴鼎、梁锡玙所著经学,著派翰林二十员、中书二十员,在武英殿各誊写一部进呈。原书给还本人。所有纸札、饭食皆给於官。著梁诗正、刘统勋董理其事。”稽古之荣,海内所未有也。
孟超然,字朝举,闽县人。乾隆二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改兵部主事,累迁吏部郎中。三十年,典广西试,寻督学四川,廉正不阿,遇士有礼。以蜀民父子兄弟异居者众,作厚俗论以箴其失。旋以亲老,请急归,年甫四十二,遂不出。性至孝,侍父疾,躬执厕牏。戚族丧娶,虽空乏必应。尝叹服徐陵“我辈犹有车可卖”之言。其学以惩忿、窒欲、改过、迁善为主。尝曰:“变化气质,当学吕成公;刻意自责,当学吴聘君。”又曰:“谈性命,则先儒之书已详,不如归诸实践;博见闻,则将衰之年无及,不如反诸身心。”其读商子云:“论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谋於众。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以为此王介甫之先驱也。然鞅犹明於帝王霸之说,介甫乃以言利为尧、舜、周公之道,又鞅之不如矣。”其论杨时云:“龟山得伊、洛之正传,开道南之先声。然为人身后文,如温州陈君、李子约、许德占、张进、孙龙图诸墓志,往往述及释氏之学,而赞之曰‘安’、曰‘定’、曰‘静’,毋惑乎后之学者,援儒入墨,纷纷不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