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到冯小刚导演在微博上把“屌丝”还原成“JB毛”,并斥责电视和报纸媒体“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我想到的是一个心已老去、不那么如意的冯小刚。这是我实话实说:我看到了冯小刚内心的怨忿。
在碎片化的微博上,八卦内容和情绪宣泄更容易传播,而冯导的“屌丝论”可谓既八卦又宣泄,没有理由不被热烈转发和讨论。但如果想一本正经的讨论这个话题,会遇上语境的难题:话题关注的内容和读者的心态是谐虐的,但背后的文化内涵却是严肃的。我想到的办法,就是把话说得狠一点,过一点,这样就对了气氛。在不对的气氛里说“客观”的话,就达不到公正的效果。
禅说,你心里装着什么,就能看到什么。作为电影导演,冯小刚看到的“屌丝”就是电影《泰囧》。刚刚过去的贺岁档期,《泰囧》屌丝逆袭,横扫千军,成为一个令人瞠目的文化现象。贵为尊荣加身的“正牌大导演”,《泰囧》就是冯导的凡心中的那根“JB毛”。所以,冯导的怨忿在一个流行词语身上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屌丝”这个词流行差不多正好一年,当初网民都知道它的原意和它包含的新的文化涵义,从一开始,“屌丝”就是通过一个流行的名称,确立一个群体与“高富帅”“白富美”的分立与独立。它并不自卑,甚至也不自嘲,而是有一点点的励志,至少代表的社会心态是多元共存的:即自我认同和确认,相信这个群体的价值和力量,并且也不觊觎物质视角下的高层生活和高端的社会地位。
“屌丝”背后代表的是一种自成一体的文化价值观,词语“屌丝”成了一个命名的契机,让这种文化价值观可以自我确认。它与中产阶层的奋斗目标、审美观乃至内心焦虑都拉开了距离:欲念不同、欣赏不同、担忧不同。
在文化象征上,“屌丝”代表与精英和权威的分野。
所以,冯导把“屌丝”故意还原为“JB毛”,实在是太没文化了。他有意为之,其实是借题发挥,一抒心中的怨气。
“草根”与“屌丝”的所指是相同的,但一个新词的流行一定有其文化上的意义。“屌丝”比“草根”更具有解构的力量,更代表与雅文化和精英文化相分野的绝决。这类似于根本不可能人为灭绝的“京骂”——“牛逼”,这个词发音的爆破力和它所能产生的心理抒发的功能,是其他汉语词汇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无论文明办如何想禁绝它,这个词已经不是北京人而是华人汉语中固定下来的俗语。倒推到上个世纪的王朔时代,冯小刚这一类血气方刚的“京爷”正是“牛逼文化”的始作俑者。今天的冯小刚不可能把“牛逼”向外国朋友解释还原成牛的某种器官。
事实上,冯小刚一直是电影界的野路子出身。高中毕业进入军队文工团担任舞美设计,从未受过电影科班训练。与张艺谋、陈凯歌的学院出身相比,冯小刚是从“草根”导演身份起步的,并且与张艺谋、陈凯歌靠在柏林、戛纳等国外电影节获奖而确立影坛地位不同,冯小刚最早是凭“冯氏喜剧”的贺岁电影的票房成就,最终取得国内一线导演地位的。
可以说,冯小刚成就于草根的“俗文化”,上演过对“第五代导演”的“国际范儿”的“屌丝逆袭”。冯小刚的电影票房成就,得益于对流俗文化的投合,《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与其说有什么电影艺术上的成功,不如说它们开创了中国电影对市场档期和类型片的实践认知。
世纪末的票房成功并不能带来权威奖项的首肯,直到2008年电影《集结号》向主旋律的靠近,才让冯导获得了金鸡百花奖的承认。从那之后,冯小刚再也不是“草根”更加不是“屌丝”了。
我说冯小刚心里一直装着“身份”并不是冤枉他。在拍《唐山大地震》之前,新闻报道中,冯小刚一直筹拍一部电影《贵族》,后来这部电影被放弃,但至少说明,冯小刚对“身份”和“社会阶层”是有过认真的考量的。
今天,徐铮和王宝强的喜剧《泰囧》,就是上个世纪的冯小刚的《甲方乙方》。社会文化环境和语境不同,但成功的逻辑却是一致的:流俗文化对主流精英文化的逆袭成功。只不过,十年河东河西,当年的草根屌丝冯小刚,变身为“贵族”的冯导,就开始对着一根“JB毛”发起了“正统”的牢骚。
牢骚,代表着“老去”和丧失活力。冯导不想重复自己,但又找不到突破和成功,其中的郁闷可以理解。毕竟,华人世界的李安只有一个,中国电影导演的视野还需要开阔,文化和思维深度还需要积累。
但是,心态的宽容与平和是可以调整的。承认文化的多元,承认《泰囧》和《少年派》有着各自的文化空间和价值,就不会那么肝火大动,斥责这个越来越开放的社会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彭浩翔的《低俗喜剧》固然“低俗”,但也拿到了金马奖的最佳男配角,这与冯夫人老徐曾在金马奖上的擦肩而过形成了对照。《低俗喜剧》里恰好科普过“屌丝”在生理上的重要作用。因此,无论在生理的角度还是从更有意义的文化角度,冯导对“屌丝”一词的怨忿都显得很不蛋定。
不“蛋”定,“屌丝”动,才闹心。我想,就是这么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