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哪有那么难(全文在线阅读) > 利用考试说明摸清高考内容
怎样提高高考的复习效率呢?我觉得应该做到的第一点,就是认真落实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是高考唯一依赖的大纲,高考的题型分布、难度分布、考试重点、考试难点,都明明白白地写在考试说明中。
高考被定义为一个选拔性的考试,它的特点就是要让前20%的人拉开档次,所以高考题肯定是有相当难度的,对这个不要抱有任何侥幸心理,说这个高考题要是简单了怎么办。另外,国家规定高考题的难度系数应该维持在0?55左右,所以如果某一年由于把握不准,题目出得简单了,第二年肯定要调整一下,这个调整是围绕着高考的难度系数0?55进行调控的,这些信息都写在了考试说明中。所以高考之前,进入3月份,各个省市的考试说明都已经颁布了,那么我们应该抓住考试说明,认真落实到高考前的复习准备中去。
具体地应该做三项工作:第一,认真学习考试说明。不光是老师,学生更应该掌握考试说明。如果让学生知道该怎么考,他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复习的过程中审慎地加以取舍,根据自己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搞清楚侧重点,加以定点突破。比如说有些题目,他感觉高考肯定不考,那么就可以放弃;有些题目,根据他的学习体会,这种题目一定要考,所以他就得认真重视;有些题目,虽然在高考范围内,但是已经超出了他力所能及的范围,那么他就可以暂时放弃。但是这个考试说明颁布以后,很多老师自己都不看,所以学生就更不知道,于是就顺着自己固有的教条的甚至是落伍的那一套思路,领着全体的学生走了一条黑暗的道路,这种损失是非常大的。
在人大附中,高考大纲一旦颁布,我们这个教研组的老师就坐到一起,集体研究、集体学习,然后根据大家共同的学习心得集体备课,找一个专家,再把全体学生召集在一起,领着学生一字一句地去学习、分析、解读这个考试说明。经过多年实践,我们感觉到学生参加这样的一种活动是非常有收获的。如果没有这个条件,那么作为老师,你完全可以利用你的课堂,领着学生逐字逐句地去分析这个考试说明。这对学生的后续复习行为的指导意义也是非常有用的。我们在学习考试说明的过程中会发现,考试说明对很多问题都做了明确的规范。比如说考试说明中明确强调,高考要“突出考察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有时候听一些老师讲课,为了追求一题多解,就给学生总结了很多方法,甚至有些老师是为了方法去设计题目,但是这种方法本身不是通性通法,不在高考要求之列,所以不能为了方法、为了技巧去探讨这些东西,应该是围绕着高考的要求来展开。第二,要看今年的考试说明和去年的考试说明相比,它的变化在哪儿。每年的考试说明,和上一年相比,都有一些新的变化,调整的地方,往往就是命题专家认真考虑要出题的地方。我记得有一次平时的考试,数学的一个选择题,四个选项都没有对的,结果此题无解,怎么办呢?就找了一个正确的答案,告诉同学们哪一个题目,把那个答案A改了一下,其实A本身并没有矛盾之处,我们把它一改,聪明的学生连考虑都不用考虑,答案就是A了,此地无银三百两。在这个地方加以修改,往往隐含着一定的动机,所以这种时候,还真得引起重视。北京市2009年的考试说明,和2008年相比,我看有了几个变化,语文变化了3个地方,英语增加了101个单词,数学是后边的那个样板题做了一些微调,其他省市的考试说明,我看都有了一些相应的变化。所以人大附中的做法就是,新的考试说明出来了,一个老师读新的,一个老师拿着去年的,把那些有所变化的地方,哪怕是一字一句,都找出来,因为其中潜藏着命题专家的一些动意,应该认真分析。
第三,别光看考试说明,读完考试说明之后,你得看看它和近几年高考题的吻合程度。因为高考题是围绕着考试说明来落实的,所以应该分析近5年的高考题对考试说明的落实情况。你这样一分析,就会发现,高考题真的是严格按照考试说明来做的,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要分清重点,因为考试说明的颁布一般都到3月份了,高考已经迫在眉睫,我们不可能全面撒开,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求我们得把一些核心的东西挖掘出来。
高考数学对每一个知识点有三个层面的要求,第一个层面叫了解,第二个层面叫理解和掌握,第三个层面叫灵活运用,它有不同层次的考察的难度。我前不久召集了宽高教育集团的一些专家级教师和人大附中的一些骨干教师,跟教育部考试中心想联合搞一个课题,为2010年高考的学生提供一套确实是高效、有针对性的、有创新意识的复习资料,我们编写的这个科研课题的名字就叫《高能高分》,单独面向山东的就叫《直击考点》。我们第一步,先把各个省市近5年的高考题收集在一起,然后根据每一个知识点,进行认真的排查、梳理,通过分析发现,比如说数学看似有130个左右的知识点,但是作为高考来讲,有些知识点是每年必考的,有些知识点是这么多年从来不考的。我们在对高考的知识点进行梳理的过程中,发现有这么三类,第一类是每年高考都考的,应该是高考的重中之重。我分析了一下,近5年高考必考的内容,比如集合的运算,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函数的最值,函数的极值与导数,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椭圆的方程,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的应用,线面垂直,二面角,还有古典概型等。不分析不知道,一分析吓一跳。高考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对一些支撑数学体系的骨干内容要进行重点考察,要增强它的考察比重,所以我们在复习的时候,特别到了第二轮以后,我们就不能刻意地去追求撒密网抓小鱼了,而是应该对这些非常核心的地方,进行重点把关。再一类就是,有些年考、有些年不考的,这些内容也不能放弃。你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说高考的应用题,有时候考函数的应用题,有时候考数列的应用题,有时候考概率的应用题,有时候考不等式的应用题,考察的内容不一样,对这些内容是不能放松的。
第三类就是每年都不考,或者是很少考到的题目。这种知识点大多就是在考试说明中要求了解的,对这些知识点我感觉一般的就可以放弃了。但是有个别的地方,还不能完全放弃,因为虽然这个知识点不考,但是它对别的知识点是一个铺垫和基础,比如说三角函数的符号的判断,这个问题每年都不考,但是对整个三角函数的学习是一个基础,所以不能放弃。“三基四能一创新”和难度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