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抓住人心的66个关键(在线阅读) > 关键十:给足上司面子最重要
中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是最讲究“面子”的。领导的面子受损,会使他感到你对他怀有敌意,会使他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威胁和损害。所以,下级在提意见时一定要注意给领导留面子。
中国人讲究面子,这种偏好源自五千年的文化,绵绵不绝,又扎根于伦理型的社会人际关系的网络之中,根深蒂固,几乎无人能够幸免。
因此,就中国的传统而言,在公共场合,都是比较注意面子的,不但给别人面子,自己也要争面子。
这种“面子”哲学的另一面便是,除非迫不得已,绝不首先撕破面子。而一旦有人敢于直言不讳,不给别人面子,这在中国人眼里已是具有相当的敌意了,甚至是发出挑战的信号。因为在逻辑上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做出推论,即首先撕破了面子,那就肯定是出于迫不得已,或者是受人胁迫,或者便是心有怨气而不得不发。
领导也是人,他们也有相同或类似的感受,即使这种“面子”哲学是错的,但在中国这种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下,我们都会不可避免地套用中国人独特的思维习惯和模式,得出相似的结论。
在领导的眼里,如果自己的下属在公开场合使自己下不了台,丢了面子,那么这个下属肯定是对自己抱有敌意或成见,甚至有可能是有组织、有预谋的公开发难。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说的那样:“人们都喜欢喜欢他的人,人们都不喜欢不喜欢他的人。”这样,在公开场合不给领导留面子的结果便是,领导要么给予以牙还牙的还击,通过行使权威来找回面子;要么便怀恨在心,以秋后算帐的方式慢慢报复。
这种结果自然是下属在提出批评和意见时所不愿看到的,也违背了他的初衷。
领导者十分注意自己在公开场合,特别是在其它领导或者众多下属在场的时候的权威,这绝不仅仅是因为有个文化的潜意识在作祟,更是在于领导从行使权力的角度出发,维护自己权威的需要。
即使下级是出于善意的愿望,即使他的确是“对事不对人”,但其结果必然是一样的。使领导的威信受到损害,自尊受到伤害。
威信受到损害,便会使权力的行使效力受到损失。它影响到领导在今后决策、执行、监督等各个方面的决定权和影响力。因为人们不禁要问,他说的是否都对呢?是否会产生应有的效果?……这样,下级在执行中便多了几分疑虑,这必然会降低领导权力的有效性。因为服从越多,权力的效果就会越好。行使权力必须要以有效的服从为前提,没有服从,权力就会空有其名。
自尊受到伤害,是最伤人感情的,因为它触动了人最为敏感的地带,挫伤了“人之所以为之”的信条。在公开场合丢面子,这说明领导正在失去对下级的有效控制。于是,人们不禁对他个人的能力乃至人格都产生了怀疑。因此,无论是谁,身处此境,最先的反应肯定是怒火中烧,而不是理智地对意见内容的合理性地分析。那么,此后的一系列举动肯定都是很情绪化的。即使他很有面子、很得体地将这件事掩饰过去,情感上的愤怒依然是存在的,这个阴影将会把你美好的印象浸没,使你在后来饱尝麻烦,悔恨不已。所以,下级在公共场合给领导提意见时,一定要注意给领导留有面子。
留面子,首先表明你对领导是善意的,是出于对领导的关心和爱戴,是为了帮助领导做好工作。这样,他才愿意理智地分析你的看法。
留面子,还表明你是尊重领导的,你依旧服从他的权威,你的意见并不代表你在指责他,相反,你是为他的工作着想。
留面子,其实就等于给自己留下充分的余地,下属可利用这个余地同领导在私下里进行更为深入地交流和探讨。同时这个余地还表明,下属只是行使了一定的建议权,而领导仍保有最终决断的权威。留有余地,还会使下属能够做到进退自如,一旦提出的意见并不确切或恰当,还有替自己找回面子的余地。
李世民继位后,佛道之争非常激烈。唐太宗本十分推崇道教。当时有个名叫法琳的僧人写了本《辨正论》,揄扬佛教。结果引起唐太宗的不满。唐太宗一怒之下,把法琳打入大牢,并对他说:“朕听说念观音者,刀枪不人。现在让你念七天,然后试试我的宝刀。”法琳顿时吓得魂不附体。七天后,法琳面见太宗,说:“七天以来,未念观音,惟念陛下。”李世民听后,不仅免其死罪,而且还转变了自己的观念,大兴佛教。
法琳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用“未念观音,惟念陛下”这八个字,把李世民比作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既让太宗杀人没了借口,又巧妙地赞扬了太宗,使他感到佛教于他的统治无害,反而有益,为大兴佛教埋下了种子。此外,一个“未”字,一个“惟”字把李世置于为难境地。若杀之,不灵不在观音,而在陛下,因此要灵,只有不杀。七天想出妙语一句,真是一字千金。
当然,我们讲,公开场合提意见要注意领导的面子,并不是鼓励下属“见风使舵”,做“老好人”。我们是非常赞成对领导多提具建设性的宝贵意见的。同时也对直言不讳、敢犯龙颜者表示深深的敬意,我们的着眼点只是在于,提意见要注意场合、分寸,要讲究方式、方法。
历史的经验证明,如果只注重提意见的初衷和意见的合理性,而不去考虑它的实际效果,这样的劝谏只能给下属带来灾祸。我们衷心地劝戒每一位下属,一定要在公开场合给领导留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