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的所有遭遇,都带有许多不同的意义,只要你愿意去发掘,愿意重新诠释过往的经验,结果也将大不同。普鲁斯特(M.Proust)曾说:“真正的发现之旅,并不在于寻求新景观,而在于拥有新的眼光。”只要调整自己的眼光,你的世界也将变得不一样。
65. 廉价的交情
大师经常婉拒一些不必要的应酬餐会,甚至连朋友的邀约也一样。
有次一位朋友便抱怨说:“你不是太不近人情了吗?”
大师回道:“人情,与其说是‘桌面上’的,不如说是‘椅子上’的,如果只建立在吃喝玩乐,请问这算哪门子的交情?”
“但,只是聚聚吃个便饭又何妨?”
“不,”大师说,“每隔很短的时间就见面,怎么会有时间为自己或对方增加价值?若只是为了‘吃个便饭’而见面,这样的交情不是太廉价了吗?”
因吃饭而结交的朋友,就和饭菜一样,放久了就会变质,甚至还会招惹“蚊虫苍蝇”。因喝酒而结交的朋友,就和酒精一样,往往只有一夜的效力,甚至还会带来“恼人的宿醉”。
过于激情的友谊,是不容易持久的,只因这种交情太廉价了!
66. 最后一面
许多人都慕名而来,请求大师帮他们调解纷争。他们听说大师有一种秘诀,可以为所有的人带来爱与和谐。
大师说:“方法很简单,不管你跟任何人在一起,都当作是‘最后一次’。”
“就这样?”
“是的。”大师说,“对待每一个人,要如同你不会再见到他们。如此纷争就会消失,爱与和谐就会出现。”
试想,假如你知道再也见不到你的伴侣、孩子、父母、兄弟姐妹,甚至任何人,你对他们的态度还会一样吗?
你还会为一些蒜皮小事斤斤计较吗?
你会没有耐心,或继续你的抱怨批评吗?
你会固执己见,非争赢不可吗?
把每一个人、每一次见面都当作最后一次,纷争和问题自然消失,爱与和谐就会出现。
67. 终于开悟
一个虔诚的信徒向大师请示开悟。大师叫他先建一座庙,信徒马上照办。庙盖好了,大师不满意,叫他拆掉重新盖。信徒照办。大师仍不满意,叫他再拆掉重盖,信徒毫无怨言地照办。如此反反复复,信徒盖好了第二十座庙,大师又要他拆掉,信徒忍不住说:“你自己去拆吧!大师!”
“现在你终于开悟了。”大师说。
是柏克说的吧!“超过某个限度之后,宽容便不再是美德。”
一点都没错。我们之所以常把日子过得一团乱,即是因为我们容忍了太多次的“好”,而不懂得说“不”。
太忙于做好人,以致找不出时间去做好事。这就是问题所在。
68. 熄灭的蜡烛
有位妇人因为孩子意外身故,使她痛不欲生,终日以泪洗面,亲友怎么安慰她、劝告她都无动于衷。
然而,有一天当她到大师那儿回来之后,便一改颓丧的心情,从此恢复正常的生活。大家不禁好奇地问大师:“这是怎么回事?”
大师于是说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妇人因女儿的死,也曾经和她一样什么事也不想做,终日以泪洗面。有一天当她睡着时作了一个梦,梦见她人在天堂,在那里所有的小孩都像天使一样,手持点燃的蜡烛行进着,但她看见行列中有一位小女孩持的是没有烛火的蜡烛。
于是她跑向那位小女孩,当她接近一看,发现那竟是她女儿。她问她:“亲爱的!怎么只有妳的蜡烛是熄灭的呢?”
她说:“妈妈,他们把我手中的蜡烛点燃,但妳的眼泪却一直使它熄灭。”
“我只告诉她这一个故事。”大师说。
当我们失去珍爱的人,都会感到心痛,这是人之常情。但是生者的悲痛往往使死者留恋不舍,反而给死者带来更多的痛苦,为什么不让他们带着祝福、安心平静地离去?
别忘了!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既然我们从来就不曾拥有过别人,那么在他们离去之时,我们也就不算是失去了。
69. 污染
有位弟子到大师的住所静坐,他正在修行一门静心的法门,然而因为拜访大师的人总是络绎不绝,这让他一直无法沉静下来,他感到非常挫折、烦躁,终于忍不住告诉大师,“这里实在太吵了,我必须换个地方。”
“是吗?”大师对他说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教徒一大早就跑到恒河去洗澡,因为根据古老婆罗门教的说法,恒河的水可以使人变纯净。
当他洗完澡在回家的路上,不巧被一个乞丐碰触,他非常生气,“你是怎么搞的?我必须再去洗一次澡,你污染了我!”
那个乞丐回答他,“这样的话,你的恒河是没有价值的,因为如果恒河净化了你,让你变得很纯净,然后你只是触碰到我,就整个被污染,那么,我不是比你的恒河更伟大吗?”
大师接着说:“如果只因为嘈杂就能破坏你的静心,你的静心又有什么价值呢?你根本没有真正的静心,不是吗?如果一些打扰就能污染到你的修行,那么这些‘污染’不是比你的法门更伟大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