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做错,坦然承认,就不算错。正如卡内基所说:“若能抬起头承认自己的错误,那么错了也能有益于你。因为承认一椿错误,不仅能增加人们对你的尊重,且将增加你的自尊。”
一个真正伟大的人,会愿意说他错了,并重新来过。
别忘了,“做得好”比“面子好看”更好;“做得好”比“自认为对”更对。
75. 以终为结
弟子问:“人的一生如何了无遗憾?”
大师答:“将生命的终点与出发点相结合。”
“怎么说呢?”
“以终为始,”大师说,“从死亡的那天开始,倒退计划自己的一生。”
“那要怎么做?”弟子疑惑地问。
大师向他建议,“你可以想像参加自己的告别式。在告别式中,所有这一生对你有特殊意义的人,包括配偶、子女、亲友、同事等等,都围绕在你的身旁。
请认真想一想,你希望听到什么样的评语?你对他们有何影响?你是个称职的丈夫、妻子、子女或亲友吗?你这一生有任何成就、贡献或值得怀念的事吗?
从今天起,把生命过程颠倒过来,此后的所作所为都以人生最终的愿景为依归,那么,就算死了,你也必定能了无遗憾。”
“死者的未了是活者的未来。”每个人若能以人生的最终愿景为依归,倒退计划自己的一生,那将是最圆满无憾的一生。
76. 发不起来
有位脾气暴躁的弟子向大师请教,“我的脾气一向不好,不知您有没有办法帮我改善?”
大师说:“好,现在你就把脾气发出来给我看,我来帮你改掉。”
弟子说:“不行啊!现在我发不起来。”
“是啊!”大师微笑说,“你现在没办法生气,可见你暴躁的个性不是天生的,既然不是天生的,哪有改不掉的道理呢?”
如果你觉得情绪失控,怒火上升,试着延缓十秒钟或数到十,之后再以你一贯的方式爆发,因为,在最初的十秒往往是最关键的,一旦过了,怒火常常可消弭一半以上。
下一次,再试着延缓一分钟,不断加长这个时间,一天、十天,甚至一个月才生一次气。一旦你能延缓发怒,也就学会了控制。多加练习,最后就可以完全消除。
记住,虽然把气发出来比闷在肚子里好,但根本没有气才是上上策。不要把生气视为理所当然,内心就会有动机去消除它。
77. 自取其辱
有个人用非常难听的字眼羞辱大师,但大师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弟子们都非常惊讶地问:“你为什么不生气?”
“何必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大师反问。
“但,他的话是那么地不堪入耳。”
“如果有人寄封信给你,而你不打开,你还会受内容影响吗?”
随后大师说了一个深富哲理的故事----
世人对佛祖的尊崇,曾引起一位弟子的不满。有一天,那名弟子竟然当着释迦牟尼的面谩骂他。
可是,不管他骂出多么难听的字眼,释尊都沉默不语,不加理会。当他骂累了,释尊就问他:“老弟,如果有人想送礼物给对方,对方不肯接受,那么,这份礼物该给谁呢?”
弟子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应该还给送礼的人哪!”
释尊笑着又问:“对呀!就像现在,你把我骂得一文不值,但是如果我不肯接受,这些责难又该给谁呢?”
这位弟子哑口无言,顿时发觉自己的无敌和浅陋。他马上向释尊道歉,请求原谅,同时发誓从此以后再不诽谤他人了。
这就是大师,没有愤怒或批判的反应出现,到头来,对方反而臣服了。
面对批评,一个高尚的人通常会保持缄默,正如跳探戈要有伴才行,如果你拒绝跟着起舞,争吵自己会结束。
78. 活在当下
“你怎么看起来忧容满面,到底在想些什么?”
“未来!”
“什么事使你的未来看起来这么没有希望?”
“过去!”
“现在,不就是过去的未来?未来的过去?为什么不好好把握当下呢?”
追悔过去将使我们失去未来,担心未来将使我们失掉现在。
世界上有太多人,不是为了“过去”那些原不该做而做了、不该说而说了的事在懊悔,就是为“未来”可能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的事忧愁。
无论是追悔过去或担忧未来,结果都是一样----你放弃了最真实的现在,不是吗?
是啊!为什么不好好地活在当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