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词典评(在线阅读) >三十九
眼儿媚·中元夜有感(手写香台金字经)
手写香台金字经,惟愿结来生。莲花漏转,杨枝露滴,想鉴微诚。
欲知奉倩神伤极,凭诉与秋擎。西风不管,一池萍水,几点荷灯。
词题“中元夜有感”,中元夜,就是中元节之夜。提起中元节,年轻人大概没几个人知道了,但要说起盂兰盆会,对佛教有一些了解的人还有爱看武侠小说的人应该都有印象,如果再说到鬼节,那就无人不知了。其实这三个节日都是同一个日子。
农历的七月十五。
和尚做道场常常是在这个日子,追溯缘起,也许要追到梁武帝身上。至于理论上的依据,则应该是源于《佛说盂兰盆经》。
佛陀的大弟子中有一位目莲尊者,有一天,他想起了自己已经过世的母亲,于是运起神通仔细察看,见到母亲投生在饿鬼道里,饱受饥饿之苦。目莲尊者心中悲痛,便再运神通,盛满一钵米饭送到饿鬼道去给母亲充饥。母亲见了米饭,急不可耐地拿来要吃,可突然之间,那满满一钵米饭却变成了焦炭一样,根本无法下口。目莲尊者无计之下去求佛陀,佛陀便让目莲尊者在七月十五日那天开设大斋供养十方众僧,以本身的功德加上十方众僧之力一起解救目莲尊者的母亲。目莲尊者按照佛陀的指示去做,终于获得了成功。佛陀也因着这个缘故,讲了一部《盂兰盆经》,而盂兰盆会也就这么地流传下来。
这部《佛说盂兰盆经》应当是一部伪经,印度既无此经,历法也和中国不同,更没有可以代人赎罪的说法,但这种能够干涉别人的业力因缘而代人赎罪的办法无疑是受人喜爱的,有了人性的群众基础,也就非常容易传播了。
再一方面,后来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七月十五本来是个道教的节日,称为“中元节”,但那个时代里佛、道既对抗又融合,再加上民俗等等搀杂在一起,后世之人便很难搞清楚某些事情的真真假假和来龙去脉了。如今的七月十五以“鬼节”知名,据说那一天“鬼门开”,大鬼小鬼蜂拥涌到人间,七月也因此成了被人们忌讳的一个月份。佛陀有知,一定会露出个哭笑不得的表情。
无论如何,七月十五,要做道场,要祭祀亡故的亲人了。这当时卢氏去世不久,容若此词,正为悼亡而作。
“手写香台金字经”,香台,就是佛殿里烧香的台子,代指佛殿。金字经,是用金泥来抄写佛经。按说佛祖不会稀罕金银珠宝,但人心如此,金泥写经和金泥漆佛像这类事情便长久以来形成了传统。有史家曾经疑惑过:史料上记载的那么多金子怎么后来都不见了?答案是:大部分都被用来抄写佛经和漆抹佛像了。一次用的金子虽然不多,但架不住蔚然成风、年深日久呀。时至近代,为亡人抄写金字经的传统还在,还不是只抄一遍,要多多抄写的。迷信不迷信的另说,这毕竟是人的心意所在,精诚所至。
容若“手写香台金字经”,也是精诚所至,佛前要有所求,求的是“惟愿结来生”。今生就这样结束了,再怎么悲伤也无济于事,如果精诚可以感动佛祖,愿转世来生,再续前缘。
佛门给了人们转世的希望,给了多少容若和卢氏这样的断肠情侣以希望。人心所向总会压倒文本的初义,其实投胎转世之说恐怕是违犯佛教教义的。
佛陀的思想当中有几个概念是属于核心概念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基本概念对后人的意义就如同一把标准的尺子,可以用来衡量和判断某一种“佛家思想”到底是不是符合佛陀思想的基本原则的。
“四法印”就是这样的一把尺子。
“印”的本意就是印章、印玺,比喻着这些基本原理是被加盖了最权威的印玺的。这“四法印”分别是: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有漏皆苦。
而这“四法印”之中,又以前两点“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最为根本,从这两点再追溯起来,就牵扯出了佛陀思想中一个最最根本的概念——因缘,佛法种种,大都是附着在这个“因缘”概念之上的。
何谓因缘?一切事物、一切现像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纠缠在因果关系的链条里,受着因果规律的制约,此生而彼生,此灭而彼灭。
于是,宇宙万物,既然“此生而彼生,此灭而彼灭”,哪里还有什么事物是恒常存在的呢?刹那之间生灭相续,是谓“无常”。万事万物,成住异灭不出此理,是谓“诸行无常”,此即“四法印”中的第一法印。那么,如果认识不到万事万物的无常本质而错认为有些事物是恒常不变的这类见解,佛家谓之为“常见”,因而主张人们要屏弃“常见”来认识佛法。另一方面,虽然万事无常,它们却无一不是按照因果规律在生生灭灭着,这是绵延无尽的,如果只看到“灭”却看不到“生”,或者只看到“生”却看不到“灭”,这都是因为没有认识清楚因果链条的绵延无尽的性质,所以,这种错误的见解佛家谓之为“断见”,也是要屏弃的。
那么,既然万事无常,“我”是不是也在“无常”之内呢?
佛家把一切生灵都叫做“有情”,一个“有情”并非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种种物质元素和精神元素的聚合体,这些元素归纳来说就是“六大”,即地、水、火、风、空、识。“六大”之中,地为骨肉,水为血液,火为暖意,风为呼吸,空为空隙,识为精神。“有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又是“五蕴”的聚合,“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这在中国最具普及性的经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讲得非常清楚:“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话几乎是人人熟知了。那么,既然“有情”(也可以在这里把“有情”代入为“我”)并非一个独立存在,而是“六大”和“五蕴”的聚合体,这种种细小的因素刹那间相生相灭,那个“我”,究竟又在哪里?对此,有一句著名的偈子:“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大体就是这个意思,只不过世人通常把它作了心理励志式的庸俗化的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