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不奇怪。罗永浩与他所创立的“锤子手机”陷入这样的窘境算是正常的市场结果。从一开始,不专业的罗永浩要跨界入行创业手机企业,其初衷就在于作为消费者他敏锐地发现了市场上业已售卖的各款手机产品存在的种种问题,特别是他的偶像乔布斯的苹果手机。
作为任何消费者,要发现他使用的消费品存在的种种问题本就稀松平常。产品不是针对某一消费者,而是市场上整个目标消费群体来设计的;任何消费个体感知到产品的“问题”都不足为奇。罗永浩能够敏锐地感知并系统地发现一大堆“问题”,这仰赖于他某些杰出的个人能特质。客观而论,锤子科技所设计的产品也最大程度和限度地克服了他发现的“问题”。
可是,再卓越的设计,那也只是手机产品的一个环节而已。踌躇满志的罗永浩在产品设计中一切都使用所有供应商中业界最好的,从高通骁龙的芯片到索尼的摄像头,德州仪器的耳放芯片,OEM代工厂也选择业界最好的大牌供应商富士康。工业设计师甚至还请来了前苹果的工业设计总监Robert Brunner。
过于倚重设计,而忽略制造是锤子手机面临的第一个滑铁卢。首款锤子手机T1在试生产阶段就发现DFM(Design for manufacturability)没有衔接好,卓越的设计缺乏可制造性,制造商的工艺水平无法满足设计的要求,导致第一次合格率就不足10%,几乎所有产品都要返工。而发布之后的零部件供应不稳定,导致整个生产线跟不上。
通览两年来罗永浩与他的锤子科技在诸如工艺设计、质量管控、供应链管理、营销战略等诸多环节中的种种做法,真的是形同儿戏。作为创业者,他只能看到产品表面上的“问题”,却对产品背后的种种专业壁垒视而不见。
要知道,苹果在出货季光派驻在代工厂监督质量管控的员工就数以百计;而苹果提供给制造工厂的工艺质量标准更是千锤百炼,极为细致。当代工厂制造的产品出现质量瑕疵,像苹果这样的海外客户对不良品的惯常的做法是代工厂负责人、客户代表、海关三方列席,核对不良品的编号数量种类,然后共同见证对不良品的彻底销毁。像富士康的做法是用压路机来回碾压,并在三方的共同见证下将残骸送进焚烧炉进一步销毁。
这就是专业性。罗永浩自诩的“工匠精神”,应该首先反映在这样最基本的专业性上,一本千锤百炼的工艺和质量标准手册就是反映了专业性的“工匠精神”的体现。罔顾专业性,只鼓吹情怀的“工匠精神”不过是叶公好龙罢了。
从善意的角度,我倒是希望昨天锤子科技发布的M1手机能够令危机重重的锤子手机咸鱼翻身。至少,两年多的教训如果能令罗永浩在产品的工艺制造、质量管控、供应链管理以及营销策划等环节也能像重视工业设计一样地意识到专业性的重要,那么咸鱼翻身的锤子手机也不失为一个可以推荐给学生分析的先抑后扬的积极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