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纪,英国伦敦。罗吉尔-培根,哲学家,世界上最早相信地球是圆形的人,距今800年前,他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说:“总有那么一天,我们会赋予运输车以难以置信的速度,而无需求助于动物。”
15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达-芬奇,不朽名画《蒙娜丽莎》的作者,人类有史以来无可争议的天才。听着教堂的钟声,看着窗外川流不息的马车,他在想:“钟为什么能敲呢?里面有发条作动力。对,用发条,可以试试这种自动行驶的车。”
16世纪,德国纽伦堡。汉斯-赫丘,纽伦堡最出名的钟表匠。看到达芬奇留下的图纸后,他行动起来:“用发条作动力,上足发条,它就会向前行进。”半年后的某一天,钟表匠赫丘因此成为一位名垂青史的先行者。
19世纪中期,欧洲某地。拉尔夫,货运马车商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他坐在那里,手中紧握着马鞭,用充满敌意的眼神,打量着那个从远方驶来的庞然大物。那是一列蒸汽火车,本地人之前从未见过的新鲜玩艺儿。它的运载量远远超过了货运马车,它驾着浓烟呼啸而来,几乎抢走了马车商人的所有生意。于是,倔强的拉尔夫去找火车商人谈判,他要驾驶马车跟火车比一场,看哪个跑得更快。火车商人被激怒了,他同意公开举行比赛。
拉尔夫说:“我要证明,和马车相比,火车是一个只会冒出浓烟,搞得到处乌烟瘴气的笨家伙。”事实总是胜于雄辩。马车和火车的比赛引起了当地人的兴趣,竞赛当天,铁路沿线挤满了观众。 拉尔夫赶着蓄足了劲儿的马车,和火车一起站在起跑线上。“砰!”发令枪响了。在围观人群的欢呼声里,拉尔夫的马车就像离弦的箭,瞬间就冲出去数百米。而火车还在原地打鼾似地启动机器。在人们嘲讽的叫喊声中徐徐启动,强烈的轰鸣声和滚滚的浓烟过后,火车速度越来越快,和马车的距离渐渐拉近。拉尔夫不停地挥动马鞭,马车奔驰的速度已达到极限,而火车还在加速,很快就追上了马车。“我的马跑得飞快,我们一直努力地跑——可是那个家伙还是轻松地超过了我们。”拉尔夫无奈地看着齐头并进的火车再次提速,把自己远远地抛在身后。
一场从一开始就没有任何悬念的比赛结束了,一个极速更新的时代已然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