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英国耳闻目睹,身边的华人对子女教育都很重视,投入的精力财力远远超出了其他种族。
不久前,我结识了一位华人家长,即是传说中的那种虎妈:从小给孩子的学业和特长施加各种影响与压力,亲力亲为督导,把孩子训练成为“学习机”,供两个孩子读英国的顶尖私校,期间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和时间,但她无怨无悔。
引起我关注的是,比起其他虎妈,这位妈妈的特别之处在于:她之所以不惜代价供孩子读名校,就是希望在儿子身上实现另一个目标:跨入上流社会。
——这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华人对于投资子女教育特别热衷。很大程度上,教育的作用也许一直被刻意美化了,在我们身处的这个现实世界里,教育除了是完善自我的必由之路,还是进入另一个阶层、进入一个充满诱惑和机会的名利场的工具。
1
卢太太为人谦和低调,外表跟虎妈毫不搭界,随着交谈的进行,她展现出性格中富有韧性的一面。
我们相约在伦敦桥附近的一家餐厅面叙。她开门见山:“我是一个好强的人。”
卢太太是马来西亚华人,原本在新加坡有一份体面的工作,1996年应聘来到英国,在维珍航空做了三年空姐,认识了来自中国广东的丈夫,之后两人一起在英国创业,做起了中餐馆外卖生意。
事业和家庭不错,不过卢太太有一个心结。她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自小父母离异,跟奶奶长大,小时候很聪明,但都是自由发挥,自己在规划发展。她踏入社会后发现,假如早年有家长在学业上给予引导,自己就会得到更好的成绩及发展机会。
“每个小孩都很聪明。一切的成功,就在于父母怎么样规划,怎么样引导他们。”卢太太认为。
卢太太对英国教育非常崇尚。英国的教育体系包含公校和私校,公校类似中国的政府免费教育,私校大概500多所,其中,最初创建的9所私校最富盛名,哈罗、圣保罗、温彻斯特、威斯敏斯特等号称“九大公学”(听起来像“江南七怪”一样奇怪)。她很早就定了目标,如果有了小孩,一定好好规划,中学就去读哈罗这些顶尖公学,大学就去读牛津剑桥或者麻省。
“我当时以为,只要学习好,有了钱,就可以上名校,完全没有其他的概念。”她说。
事实上,公学(私校)是英国保守的贵族传统和精英文化的产物,成绩不优秀进不去,家长没有钱也上不了。一般家庭很难进入这个圈子。据称只有7%的英国家庭有机会读私校,能读老牌顶级公学更不容易。
2003年第一个儿子出生。2岁的时候,卢太太就从M&S超市买来各种巧克力,教儿子认颜色,教加减法。因为有的吃,小孩子很乐意配合妈妈的教学。她用自然发音法教儿子发音,为孩子的英文拼写打下了基础。
转眼到了儿子要上幼儿园的年龄。在英国,有些学校包含了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的各个阶段的连读,有些学校只有其中某些阶段,而九大公学大部分在11岁或13岁开始招生,提前三年报名。
离她家不远,有一所卢太太认为是附近最好最大的学校,她给儿子在这所学校的幼儿园报了名,准备2岁半进幼儿园。二月份的面试通过了,四月份月学校突然通知,她需要找其他的学校。因为这是天主教学校,先把位子让给天主教家庭。
离九月开学只有5个月的时间,卢太太急了,上网到处找,附近的学校看了好多,她看不出区别,看外表觉得都很漂亮,一打听,全没位子了。
她才知道,“一些家长很早就规划好了,报考好几所学校,这是游戏规则。我们不知道,只报了一所。”
她像无头苍蝇一样打电话到一所学校咨询,对方听到这种情况,问她想让孩子读学术性的学校还是非学术性的学校?她第一次得知上个幼儿园还有这种区别,她希望儿子学业好,就选择学术性的学校,于是那位女士给她推荐了一所学校ML(隐去全名)。
起初卢太太对ML学校并不满意,认为学校空间狭窄,也没有其他学校常见的图书馆。但是别的学校没位子了,于是想让孩子读一年,有机会再转学。
她说:没想到阴差阳错,我们进到了一个很好的学校。
“因为我们的目标是考九大公学,就一定要去对的小学。这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她说。
什么叫“对的小学”?卢太太解释说:如果一间学校,从2岁招生到18岁毕业,中间再考九大公校的希望就很渺茫,因为这些学校都是希望学生从2岁一路读到18岁,因此也不会针对如何报考九大公校去辅导学生。
当初看到这所学校连图书馆也没有,她还觉得简陋,后来读了之后才慢慢了解这所学校,“他们的目标就是培养你考入九大公学,所以其他设备都能省则省了。”
她称自己很幸运,因此总结出第二个潜规则:选对正确的学校。
2
上了理想的学校只是长征开始。卢太太瞄准了九大公学的既定目标,开始全心全意帮助孩子规划学业。
在多年的备考实战中,卢太太总结出不少经验。
面试是英国私校招生的重要内容,可以考察学生的语言能力、兴趣特长、性格特征。卢太太坚持带孩子接触其他孩子,特别是英国人的孩子,参加各种英国人圈子的聚会,一是学说准确的英语,二是训练儿子在陌生的英国人面前自如交谈不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