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何谓“尽先调补”?即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亦称“尽先补用”。为什么明明是江苏省的松江(今上海市松江区)守备,怎么又写成“现署徐州镇中军守备”?原来,这与清朝的官吏制度有关。因岗位编制所限,有些需要在甲地提拔的人,不得不以有缺额的乙地的职务先行提拔起来,待合适的时机再做调整。
譬如甲午战争前,驻守山东登州的吴长庆,其真正官职并非山东提督,而是广东水师提督,但他一天也没去过岭南;再譬如甲午之役开战前奉旨从朝鲜撤回国的袁世凯,在国内的第一个任职是温处道,即驻守浙江省温州的道员,但他也是一天浙江也没去过,而是一直奉旨待在天津郊外督练新军。
显然,这位李秀岭也属类似情况,即已经被朝廷任命为松江守备了,想必因为徐州这边“剿捻”情势严峻,而他又是土生土长的基层指战员,一时不宜离开,所以便暂留徐州。徐州中军,即直属徐州总兵指挥的徐州城防部队,亦称镇标中营。徐州除有一支驻守城中的中营之外,还有驻扎在西部萧县的萧营和驻扎在南部宿州的宿州营。萧县,正是李秀岭的老家,也是北洋时代段祺瑞的心腹徐树铮的故里,徐树铮的父亲即李家的塾师,小徐正是跟着父亲从小在李宅读书长大的。
从左宗棠的奏摺上看,这位李秀岭实在够忠勇的!身为进入优先提拔序列的徐州驻军的下级武官,竟在回故里的战斗中被贼军用长矛刺中右腿,而且伤及筋骨,伤情很重,以致无法参加骑射了!所以,总兵董凤高,便请左大帅为他奏请皇上,请恩准他不再参加军事训练。
显然,为每一个不能参加正常操练的军官上奏请假,是总督的职责之一。由此可知,清国的封疆大吏,看似权高位尊,风光无限,实则政务繁复,日理万机。
有了这么英武的报国履历,朝廷自然不会亏待李氏及其子嗣。据徐明兄转来的史料,李秀岭最终官至宿州营游击,晚年致仕(退休),在徐州城的李家公馆里颐养天年。其长子李辅清和四子李辅仁先后被朝廷赐予从四品的朝议大夫名义,次子李辅勋、三子李辅仁和五子李辅京相继从戎带兵。
李秀岭共九子,大多袭武职。但第七子李辅中为书画金石名家,有作品传世李秀岭共九子,大多袭武职。但第七子李辅中为书画金石名家,有作品传世
看来,李秀岭由正五品的徐州中营守备最终成为从三品的宿州游击,进入了中级军官的序列(相当于新军的中校),证实朝廷兑现了“尽先游击调补”的承诺。而且,李氏兄弟的出息都与清廷的奖励功勋机制不无关系。
左宗棠的这道奏摺,还要让史家更正一个既定的说法,即:捻军消亡的年代是1868年8月,其标志性事件是西捻军首领张宗禹率所部进入山东与东捻军会合未果,在茬平境内的徒骇河被清军追上,致全军覆灭,张氏被杀(一说投河自尽)。(编注:捻军是一个活跃在长江以北皖、苏、鲁、豫四省部分地区的反清农民武装势力,与太平天国同时期。一般的概念是,捻军起义从1853年至1868年,共十五年。本文资料是针对这一年份记录的存疑)
但左宗棠的奏摺上却明明白白地写着:迟至光绪八年三月十二日之前,即1882年5月份之前,捻军还曾在距“五省通衢”的徐州府仅几十公里的萧县(今属安徽宿州市)境内作乱,甚至还曾零距离地捅伤了正在家乡练兵的官军指挥官李某!由此奏摺可知,在被后世认定已经覆亡了14年之后,捻军的“匪炽”并未完全熄灭!
左宗棠身为大清的国家栋梁,三省的封疆大吏,身经百战的官军统帅,断断不会弄错辖区内“匪患”的来历。况且,他的这道奏片,经军机处呈皇上批准再到兵部备案,过眼人不止一位,如果为患清国十余年的“捻贼”早已剿灭,君主与枢臣们能不知道吗?
显然,捻军最终覆灭的时间应该大大延后,至少应延迟到左宗棠写这道奏摺的1882年上半年,而非公认的1868年8月。因为,左大人的白纸黑字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