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放弃吧,你拯救不了父母老土的生活方式

时间:2018-09-08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阿美 点击:
放弃吧,你拯救不了父母老土的生活方式


每次一回到老家,我的第一反应都是怒从心头起。年迈的父母把两居室的空间堆得满满当当,几乎无法下脚,家里到处是大大小小各种废弃纸箱、纸袋、不同形态的塑料包装、旧报纸及广告印刷品,捡回来的木板等装修垃圾,酒瓶奶瓶饮料瓶一个都不能少,还有囤积的卫生纸等各种日用品。家里如同垃圾站。打开冰箱,不知吃了多少天的剩饭剩菜都裹着保鲜膜,塞得满满当当。亲友送来的过期食品饮料俯拾皆是,因为从不舍得打开吃喝。
 
我先是摇头叹气,接着出言指责,父母开始争辩,几个回合后我便肝火大动,几乎要声泪俱下,我死也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把本可以舒适安逸的生活过成这样。
 
 
一、即使身价过亿,也改不掉父母极度节俭的习惯
母亲今年80岁了,她的房间里囤积了自己一生所有的珍宝:结婚时的大腰粗布裤子、拴着铜钱的包袱皮,我小时候的格子外套和花棉裤,哥哥小时候的汗衫,以前做鞋时的鞋样子、绣花线、织毛衣剩下的毛线团,她孙子的小鞋子,爸爸年轻时的剪绒领子棉大衣、破了洞的府绸衬衫,过时的织花台布、褶边枕套,大花枕巾。
 
父亲最大的乐趣是废物利用,比如把捡回来的木板钉成鞋架、小凳子,或明明没什么用处的搁架;纸盒子剪成各种收纳盒。要不就是春天腌香椿芽、夏天酿葡萄酒、秋天晒地瓜干,端午节包粽子,春节做肉皮冻。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头儿,明明每月有六七千块的退休金,却执着的按照70年代的生活方式兢兢业业的努力着。父亲的乐趣之二是买到划算的东西,打折甩卖的日用品,过期的糕点,以发芽发霉为最终结局的整麻袋的红薯。
 
我赌着气,不顾他们的唠叨,把我认为是垃圾的空纸箱子空瓶子旧报纸等统统扔出去,几乎要花费一天的时间,把家里清理一遍,挥汗如雨、腰酸背疼,然后我觉得舒爽了许多,长舒一口气,但父母的表情却是失落、难受、不安,好像丢了万贯家财。等我半年后再次回家,家里又恢复了原样。我再次气结、无语、暴怒,重演一遍上次的戏码。
 
我苦口婆心,从各个角度劝解他们:“你们积攒的这些东西,都是垃圾,垃圾,除了降低你们的生活质量一无所用。”或者,“以前的年代是物质匮乏,空间富余,当代生活是物质廉价,空间宝贵,你知道房子多少钱一平米吗?用来装垃圾划算吗?”
 
当然,说什么都没有用,你们懂的。
 
 
我和朋友吐槽父母的极品行为,说我有天下最悭吝节俭的父母,令我苦不堪言却又无能为力,不料很多朋友纷纷表示不服:我的父母绝对比你父母极品!比如某著名导演,他的母亲出身大家闺秀,在抚育他们兄妹长大的过程中,被贫穷所摧毁。他说,母亲会把全家人穿旧的内裤和袜子再次利用,作为抹布,当家里来了外人,少年的他为此感到的耻辱至今刻骨铭心。母亲计较节约每一分钱,直到今天,出门买个菜也依然习惯性的把家里的电闸关掉,盛菜时仍会习惯性的用筷子把盘子里的菜拨开,以显得多一些。即使儿子身价过亿也不能改变母亲的习惯。
 
我的朋友Z小姐控诉她的母亲(她母亲比我父母大概小一轮):我妈一直留着八十年代所有的东西,所有的大衣毛衣,说有一天没钱了怎么办,不还可以穿吗?花十万块钱盖了个储藏室,以为里面有啥宝物,结果一看酱油瓶子就有一堆。剩菜剩饭可以连续吃一周,房间里堆满杂物,天上地下铺陈开来以致人只能蜷睡在小床一侧,看上去很苦,可是又经常一次性买十件同样的羊毛衫,每件六百,觉得划算。每年都要买很贵的家具,然后说没地儿放了,扔院子里,或是送人。一边极度节约,一边又挥霍浪费。
 
另一个朋友说她的婆婆:每顿只炒一个菜,肉也不舍得吃,一辈子没在家里做过一顿排骨,可是买保健品一次六七千也不心疼。不舍得吃不舍得喝,却动不动就去打点滴当养生。她要多炒一个菜,婆婆能气得流泪,说我不吃,我就吃点咸菜就行了!
 
很多人谈起父母的生活,都有同样的痛感和无力感。我们过上了貌似小康的生活,希望含辛茹苦一辈子的父母,也能和我们一样,告别苦难的过去,在所剩不多的晚年,享受新时代的福祉,可惜,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二、经历过贫穷的父母,他们不懂享受
在我们看来,父母在继续受苦受难,这让我们心怀愧疚,不能心安理得的享受目前的生活。我们为此愤怒,愤怒一方面来自于他们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如愿补偿他们所经历的艰难;另一方面,愤怒也来自于他们这种自虐式的生活方式给我们造成了压力——仿佛我们的生活过于奢侈和铺张,我们没法心安理得的丢弃不合适的衣服、坐飞机去度假、给孩子买“昂贵”的零食和玩具。
 
想到和垃圾相伴的年迈父母,我们很难完全没有负罪感的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即使并没有挥霍和浪费。
 
每当我在超市里看见那些抢购打折商品的老年人,在蔬菜柜里挑挑拣拣、剥去菜叶子再装袋,或者称重后再偷偷往里塞几棵菜的老年人,我没法向他们投以鄙夷的眼光,只是内心一阵酸楚感袭来。因为那就是我们的父辈,在盛年时饱经饥馑和匮乏,贫穷的记忆像基因一样刻在了他们的骨子里,永远也不可能被磨灭。
 
 
艺术家宋冬及其作品《物尽其用》艺术家宋冬及其作品《物尽其用》
艺术家宋冬作过一个展览《物尽其用》,就是把母亲囤积了一辈子的物品作为展品摆出来,效果触目惊心。
 
“由于物质的乏匮,对世事变幻的忧患,也由于传统的节俭美德,人们把暂时无用但可能‘一朝有用’的物品竭尽心力地保存下来,经过不断地积累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私人财产……这些零碎什物逐渐充满了有限的家庭空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环境。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