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凯正式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之后,各国驻华使节觐见合影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凯正式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之后,各国驻华使节觐见合影
辛亥革命之后,革命的果实之所以如此顺当地落在了袁世凯手里,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精英们在清朝覆灭之后,期待一个明君型的强人。
而他们几乎是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袁世凯。
袁世凯自己,那时倒没有想做这样的明君,他当时的期待,是做一个虚君之下的内阁总理大臣。也可以说,他更期待的体制,是君主立宪。但君主立宪和开明君主制之间,有何异同,他自己也不大清楚。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他觉得中国民智未开,搞不了共和。退一万步说,即使做君主,也不是当下之事。清亡之后,遗老遗少们有人骂袁世凯是莽操之辈(王莽和曹操),鉴于袁世凯不是个读书人,而且《三国演义》在清朝的大红大紫,所以,他心仪曹操的可能性更大些,自己做一个权臣,就足够了。
然而,形势比人强。革命后的袁世凯,只能接受共和,做了总统。袁世凯不是一个守旧的冬烘,但有关西方政体的知识却有限,怎么做这个总统,他心里也没有数。如果按照惯性,他还是会像从前那样操作政治,一边学习西方,一边操弄权术。说实话,他能怎么做这个总统,不止取决于他自己,而且要看他周围的人,他的幕僚,他的班底,他亲近的人。
在晚清,袁世凯的幕僚和夹带中,有全中国最杰出人才,有唐绍仪、蔡廷干这样当年的留美幼童,有梁士诒这样的理财高手,有杨度这样立宪人和革命党都公认的“旷世逸才”(袁世凯语),还有陆征祥、曹汝霖这样的留学回来的政坛里手。这些人,进入民国之后,不单是他的幕僚了,但还是他的智囊。连后来归国的梁启超,实际上一度也是他的智囊之一。
做总统之后,鉴于皇帝和总统之间的转换,导致的权威失落,袁世凯一直在集权。赶走国民党不算,他不仅迅速瘫痪了不听话的国会,而且通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权术和制度操作,把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在他自己的手里。自己成了终身总统,原来在陆军部的军权,被大元帅统帅部给拿走,惹得自己的亲信干将段祺瑞十二分的不高兴。内阁总理,变来变去,变成了总统幕僚长似的国务卿,而且给了他的老朋友,对共和也不在意的前清大官僚徐世昌。他甚至打算,像清朝那样,把全国县级长官的任免权,也收回来,只是因为遭到各地军政长官的抵制,才没有遂愿。至于祭天,恢复尊孔等道德复辟,则更是不在话下。
在这一系列的集权操作中,袁世凯几乎没有受到他的智囊们的反对,全国主流知识界,也大体默不作声。来自租界里国民党人的反对声,也稀稀落落。大家都期待着,一个集权的大总统,能给这个国家带来奇迹。
然而,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在王朝崩塌的转型时期,尤其是在需要用武力驱逐国民党的情况下,袁世凯最倚重的力量,只能是军人。
北洋的悍将,已经都派往各地,各地的军人,无论叫都督还是将军,事实上都在学袁世凯的样子,在各省集权,把文官省长事实上贬成摆设。而袁世凯,对这些强悍的军头,一时之间,又没什么办法。权威失落,在集权过程中,一点都没有好转的迹象。成立模范团,再度建立自己亲自掌握的亲卫部队,一时半会儿,还很难奏效。
这种时候,杨度等一干人,则及时地提出了君宪救国论。主张以袁世凯为中心,重建君主立宪体制。借助君主这个名号,在传统上的威势和光环,挽回辛亥以来中央权威失落的颓势。
当洪宪帝制运动最终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之后,所谓的君主立宪,却只见有君主,没看见立宪,国会没有重开,甚至连提都没有人提,宪法也没有人张罗草拟。但是,洪宪皇帝的龙椅和龙袍,却都制作出来了,清朝的三大殿,也都早早空出来,准备给袁世凯登基用。在众人眼里,这样的君主立宪,其实就是君主制的复辟。智囊们苦心设计的方案,事实上变成了给袁世凯挖的大坑。只要他一登基,明的,暗的反对者,就会都从地下冒出来。而一直在一旁冷眼相看的近邻日本,则早就准备好了,给掉进大坑里的袁世凯,填上最后一锹土。
杨度他们以为,清朝的皇帝有权威,然而,袁世凯做的不是清朝的皇帝。况且,但凡是个皇帝,都是打出来的,不打,哪里来的皇帝?不跟日本人,哪怕灭了一个不听话的军头也行,连这个都不打,怎么做这个洪宪皇帝?
在袁世凯的集权过程中,主流知识界几乎容忍了袁世凯做的一切,天坛宪草被废,国会被瘫痪,新宪法迟迟不能出台,内阁制被废掉,军政大权,都归了袁世凯一个人,而且,他可以一辈子做总统,还可以推荐他儿子接着做。在北京,已经找不到任何一种可以制约总统的机制了。所谓的共和制,早就名存实亡。只是因为,知识界期待袁世凯,期待他成为名符其实的明君型的强人,所有的制度代价,似乎都可以付。
只有到了洪宪帝制的到来,梁启超才恍然大悟,一个明君没看见,但帝制却回来了。于是在日本的帮助下,掀起讨袁风潮,而袁世凯,则在这风潮中,在自己的大坑里越陷越深,直至灭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