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没有方言的一代,有着更美好的人生

时间:2019-02-12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刘远举 点击:
没有方言的一代,有着更美好的人生


今年春晚的小品中,有关于春节回谁家的桥段。在此之前,“春节回谁家”就成为社交媒体中调侃的话题。舆论话题背后的故事是相似的,两个年轻人,从天各一方的家乡小城走出来,读书、工作,相识、相爱,如今已在一二线大城市安家。于是,每年春节返家探亲,就会成为一场拉锯战。
 
春节回谁家,不了皇帝轮流做,轮着来。人们忽略了的是,这对争论的夫妻身后,往往还有他们的孩子。比起春节回谁家,更大的困惑是:孩子说谁家乡的方言?这是一个无法再来一次的决定,而更令人暗自遗憾的是,答案往往是:孩子不会说任何一边的方言,孩子只会说普通话。
 
 
他们是没有方言的一代
如果孩子只会说普通话这个事实,平时在大城市中生活时,尚不那么突出的话,那么,当春节回老家,短短的几天之中,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操着不熟悉的普通话和孙子孙女交流的时候,孩子的普通话与家乡的方言之间的障碍,多多少少会带来一些尴尬。如果说儿媳妇、女婿、是以“外来者”被家族接受,因此无需承担文化传承的期望的话,也没有失落的话,那么,不会方言的孙辈、则像一个家族内部的“异质者”。这种现象强烈的提示着大家庭、家族中的长辈,所谓一方水土的传承,被打破了。
 
这必然带来失落与担忧。其实,不必如此,此乃大势所趋。他们注定是不会方言的一代人。
 
同文同音,促进了这三十年的人口流动,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与统一市场。反过来,统一市场也进一步促进了方言的没落,这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几年之前的一项调查发现,会说方言的孩子越来越少了。从下面这张图不难发现,消失程度大的吴语、闽南语、闽东语,都是发音与普通话差异很大的,而普通话保留得较好的,都是中原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等,相对来说,这些方言与普通话差异较小。这背后,无非是收益与成本。
 
 
市场活动使得人们必须与不同口音的人交流。外来人口难以听懂当地方言,市场中的两方,必然有一方需要妥协,才能达成交易,获得共赢。那么,谁妥协呢?这取决于妥协的成本。
 
一方面,上海话与普通话差异很大,对外地人来说,学习难度大。另一方面,上海经济发达,教育程度更高,即便在改革开放前,南来北往的人也多,上海人几乎都能听会说普通话,适应成本小。所以,往往就是上海人去适应外地人,这就使得外地人学习上海话的收益非常小,自然没有人愿意学习上海话。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这是一个双方获益的,市场、社会的自发过程。
 
当然,还有一些不同地区的发展路径因素。一直以来,上海是一个重工业城市,是计划经济工业的重镇,这使得上海对于大统一的政策具有更强的执行力度。相反,广州可以说是全国最具市民社会色彩的地方,再加上有香港作为粤语影响力中心的作用,所以,普通话的普及作用相对较缓慢一些。但是,即便如此,也无非是时间上的早晚而已,现在香港年轻人会说普通话的比例大大提升,甚至美国精英的孩子们学普通话都是常见之事。
 
所以,方言的消逝,是不可阻挡的。很多人觉得很遗憾,甚至要求自己的孩子学自己的方言,以示不忘本。不过,我不会这么做,自然而然的习得方言,无需阻止,但若真要特意学习,我宁愿自己的孩子去学上海话。希望孩子学习本地方言,是出于对当地的热爱吗,是出于传承文化的考虑吗?都不是。
 
上海曾在2014年在幼儿园进行过推广上海话的试点,目的当然是为了保护方言,虽然这必然不能阻挡方言的没落,但却起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作用。
 
 
即使再过十年、二十年,即便今天的小朋友长大后已经不是人人都会说一口流利的方言,但肯定还存在大量的人使用方言,语言的隔阂仍然是存在的。在学校、办公室,本地人之间用方言交流,就立即可以形成一个隔绝这些孩子们的小圈子。所以,虽然方言消失的速度已经非常快,但仍是一个长期过程,仍然需要孩子们去适应环境。
 
对于这些孩子的父母们,已经过了语言的学习期,学习起来成本更大,但对幼儿园的小孩子而言,本身就处于语言学习期,很容易学会,也没有心理上的抵触。学习方言,起码听懂方言,可以说是一个绝佳的更深层次的融入一个地方,以争取更大发展的机会。
 
在这里,孩子的将来,是唯一的考量标准。
 
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可以在保留文化上做一些事,让一部分人去记录、保存。做这个事的人,他们喜欢这样做,或者这是他们的工作。但是,作为普通人,并没有必要为了文化而牺牲自己。人创造了文化,人才是文化的目的。所以,孩子是否学会父母的方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将来的生活。不会父母的方言,对他几乎没有影响,但是,学会所在城市的方言,却或许能让他们更加顺利。
 
其实,方言的遗憾之下,是孩子对父母家乡的淡漠,对父母所生长的文化的陌生。就如同他们对父母的方言,没有太多的感情一样,这些孩子对父母出生的地方也没有特殊的感情。不过,他们并非没有家乡,因为城市已经是他们的家乡。
 
城市就是他们的家乡
其实,我对“二代移民”这个词,并不是很认同。从政治上说,在一国之内转化城市,不应冠以“移民”这个称呼。相比“二代移民”这个词,“新上海人”这个词更加政治正确一些。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真正让我反对“二代移民”这个称呼的,是因为这个词意味着一种注定的、不可改变的、与这个城市其他孩子不同的身份,并暗示这些孩子,背井离乡,辛苦融入。这不过是一种煽情的想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