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沧海一声笑(2)

时间:2021-10-21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牛皮明明 点击:
 
  晚上7点,徐克接到电话,里头说,张国荣跳楼了。
 
  当时,张国荣就住在徐克家旁边。很多人都跑到现场去,徐克没去,独自坐在窗边发呆。朋友打来电话,问他怎么想,他说,我觉得他没有走,我觉得某一天还会在街上遇到他。朋友听他的声音,就像在听梦话。
 
  还有两个星期,电影就要开镜,助理问徐克,这个剧本怎么办?
 
  徐克说,不拍了,我找不到一个人代替张国荣。
 
  张国荣的葬礼,请徐克去念悼词。徐克怕思维会乱,提前写在纸上,在家里练习,每念一次都要竭力控制自己,沉默,哽咽,使劲吸一口雪茄,其实雪茄早就灭了。他在葬礼上念悼词,结果没人听懂他念了什么,他就说:
 
  “张国荣的笑容欺骗了我们,我认为他是很开心的人,可是他心里的话一直没法说出来。”
 
  21世纪初的香港,是告别的时代。张彻因病去世,膝下无子,葬礼由众弟子帮忙操办。之前和他齐名的胡金铨,君子一生,死前无存款,墓地都靠同行吴宇森捐献。电影《功夫》剧照王家卫
 
  据张彻的弟子们讲,张彻晚年,每次入睡前要拿绢布擦拐杖,极其认真,就像剑客擦自己的剑一般。
 
  后来徐克在《七剑》中说道,剑,除了是一种武器,它还是一种身份,一种修养。
 
  半个世纪以来,这些在香港搞武侠文化的宗师,没有一个是本地人。武侠虽是娱乐文化,但操持者全是古典文学修养深厚的文人。他们写武侠、拍武侠,看起来是在迎合潮流,但本质上,是在勾勒传统的样子,也是在表达乡愁。
 
  港台的同胞、海外的华人,醉心写刀剑如梦的中国故事。而内地文人,大多倾心现实主义。李白以后,中国人的精神和生活逐渐萎缩,气息不再。新千年后,港台武侠无师自通地接上了这一脉,众生又在武侠里看到了中国人的样子。
 
  胡金铨、张彻之后,许多香港导演都拍武侠电影,但唯有徐克拍出了中国人心目中的武侠。
 
  为表彰他对武侠文化做出的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一颗距离地球35亿千米的小行星定名为“徐克星”。
 
  2004年,周星驰的《功夫》里没有了天涯,只有市井。
 
  周星驰出生在香港九龙的贫民区,从小母亲带着他看电影。那些少年意气的武侠片,是他灰色童年唯一的色彩,等他成为导演后,终于朝花夕拾,把这些记忆像收集落叶一般聚拢,一把火点燃。
 
  《功夫》不是创世记,只是集大成。它是对过去大半个世纪香港武侠的致敬和缅怀。
 
  那些一流高手,住在经常停水、如同难民营的猪笼城寨内。洪家铁线拳、十二路谭腿、五郎八卦棍,身怀这些绝技的是裁缝、脚力、油炸鬼。包租婆练狮吼功,包租公打太极拳。斧头帮穿西装打领结,衣冠禽兽。火云邪神穿着人字拖,深藏不露。两个卖唱的残疾人,操琴为刃。那些市井里的侠客,看得人心脏扑通直跳,卑贱处透风云际会,渺小里见天地真知。
 
  谁都不曾想到,天大的道理,竟然从卖油条为生的小人物嘴里脱口而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3
 
  在整个2010年后的华语影坛,港台武侠片只剩最后两抹回光返照。
 
  2002年,王家卫带着梁朝伟拜访叶问的后人叶准,筹拍《一代宗师》。直到2007年,电影还没有开机。梁朝伟对王家卫说:“你再不拍,我就老了,打不动了。”
 
  王家卫一时感慨,从2008年开始了为时3年的走访。他踏访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东北三省、上海、浙江等地,拜访了咏春、八卦、八极、形意、通臂等门派的百余位民间功夫宗师。寻访过半,他自己也成了武術行家。
 
  剧本打磨7年,电影拍摄3年,用光了富士已停产的彩色胶片的最后库存。
 
  王家卫拍文艺片出身,这部武侠片拍出了晏几道诗词的味道,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
 
  港台的文艺片导演,王、侯两高峰——香港王家卫,台湾侯孝贤。
 
  2015年,侯孝贤拍出了《刺客聂隐娘》。这是侯孝贤第一部在内地公映的电影,和王家卫一样,用文艺片的方式拍武侠片,但大众并不买账。
 
  侯孝贤出生于广东梅州,四个月大时就随全家迁往台湾,本想客居几年,却由于政治原因,无法回归故里。少年时父母双亡,除了打架,就爱看电影。他把电影院墙上的铁丝网剪开,爬进去看电影。有时在地上拣撕掉的票根,拼起来混进去看。
 
  当导演后,侯孝贤行事有古人之风,言谈总是点到为止,从不赘述。他见不得人受苦,随时都有一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冲动。做任何事情,只要是痞子、混账欺负人,绝对不放过,敢说敢拼,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不管,我不怕!”
 
  和他接触过的人,都说他早该拍武侠片,因为他本人就极有侠义精神。
 
  内地这头,眼看武侠文脉将断,一个叫徐皓峰的导演带来一部《师父》,开硬派武侠一脉,重武术技艺,没有飞天遁地、剑花怒放,只有硬桥硬马、刀刀见肉。
 
  徐皓峰是北京人,但没有北京人能侃的绝技,人多时说话不利索。在电影学院读书时,他曾和黄磊一起演舞台剧,风度翩翩,被老师认作将来的“冷面小生”。
 
  1997年,他從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去电视台拍纪录片,一个星期挣1万块,但总觉得若不为艺术创作,工作都是浪费时间。两年后,26岁的徐皓峰辞职回家,专心读书,在书斋一待就是8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