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龙海乡的8位普通老人,从1980年起,在土地石漠化程度严重的荒山上,造林13.6万亩。8个兄弟,因为相似的付出和坚守,被视作创造了绿色奇迹的当代愚公和一种精神符号,他们在当地被称为“陆良八老”。
刚开始种树时,“陆良八老”中最大的51岁,最小的40岁。整个陆良龙海乡,受喀斯特地貌影响,荒山寸草不生、怪石嶙峋,乡里没有一条河流和一座水库,连年干旱,拉水的老牛都累得跪下。
“山下要有路,山上要有树,农民才会富。”这句话,是种树的带头人王小苗说的。这位曾经的龙海公社树搭棚村民兵营长,最先提出上山种树,其余7个人自愿加入。
1980年12月的一天,8个人各自带着一床草席和一件蓑衣,一头扎进山里。从此,他们的人生再也没和种树造林撇开关系。
31年里,8位老人先是种树,再是守林。没有住处,一床草席铺地,一件蓑衣搭身,天为幕,地为席;年纪大了,他们把儿女们叫上山一起守着,即使过年,山下村里鞭炮震天,山上备一点卤菜和土豆,就是年饭了。
种树人苦,跋涉在石头堆里,每个人的脚后跟都肿得像缺水的土地,皲裂着牙签粗细的小口。实在疼得走不了路,就把土豆煮熟捣碎,然后填到开裂的小口子里,再用针线缝上。自己缝不到时,几个人就相互缝——肿起来变硬的皮肤很干,针扎进去不会痛。
如今,沿着山路蔓延而上的林场,从空中看,宛若绿茸茸的外套。当年,8个人合计,将其称为“花木山林场”,所寄托的寓意就是有花有木。
直到现在,王德映都记得当年第一锄头下去后,地上冒出的火星。硬着头皮,他们每天挖坑,撒种子,再填上,小苗却一直没有发芽。忍不住扒开一看,老鼠早就把种子吃了。为提高树苗成活率,8个人开始尝试先育苗,再移栽。他们将挑好的树种在营养袋里精心培育,长到10厘米左右高时,再移栽到山上。
更厉害的是,他们摸索出,50天的树苗移栽后,成活率能达到100%;80天的树苗,成活率只有60%;100天后的树苗,成活率不到10%。于是,风雨无阻,育苗50天后就要连夜移栽。秦晴摄
“一条直线一条直线地种。”4年时间,他们种植了7400亩华山松,原本赤裸嶙峋的荒山有了色彩。
8个人开始被请到别的乡镇帮助造林。1985年至1995年的10年时间,他们的足迹遍布陆良县9个乡镇,也影响了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参与进来。王小苗开始组织專业造林队,招募到近800名青年上山植树。
1995年,人工造林结束,他们开始守山,这一守,就守到2010年8月。
王小苗烟瘾大,但为了预防火灾,他将打火机和烟斗放在家里。
每天,他们巡山到晚上10点,然后派出两个人轮流守在山头。
“我们都姓王,是一家人。”直到现在,王德映都记得,一次发现王小苗晕倒不省人事后,他驾着马车带着王小苗往医院赶。结果医生诊断,王小苗没有大毛病,就是3天没吃东西,饿的。
王家寿老人是八老中最先离世的,让家人遗憾的是,老人最终也没住进家里的新房。
王德映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北京,去电视台讲述“陆良八老”的故事。老人没备讲稿,被扶到台上,想了许久,感叹一声:“我现在老了,种不动了。”
如今,“陆良八老”尚有4位健在。王长取说:“人死了,树活着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