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世界科学中心的五次大转移

时间:2021-12-01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向由 点击:
  诺贝尔奖成为一种具有指标性意义的奖项,这并不在诺贝尔本人的预想之中。

世界科学中心的五次大转移
 
  诺贝尔奖科技类奖项的评选标准,历经多次变革,有的内容甚至违背了诺贝尔本人的意愿。1895年,也就是诺贝尔去世的前一年,他原本设立的遗嘱是这样的:“我所留下的全部可换成现金的财产,将以下列方式予以处理……成立一个基金会。它的利息每年以奖金的形式,分配给那些在前一年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诺贝尔本人的遗愿是,获奖者是在前一年有所贡献的人。
 
  然而,后来的诺贝尔奖评委会在决定颁奖前,会对获奖者进行长时间的考察。
 
  这就导致了很多遗憾。比如,女生物学家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对20世纪最伟大的生物学发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贡献很大,然而在今天,人们关于这项成就的记忆,只有两位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
 
  原因很简单,在诺贝尔奖评委会决定颁奖时,富兰克林已经去世了。类似的遗憾有很多。坊间有传言,林语堂、沈从文等人去世得早,是他们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之一。
 
  只此一个变化,就改变了诺贝尔奖的“意义”。
 
  诺贝尔本人的想法是,通过鼓励杰出贡献者,来支持他们的科研事业,所以获奖的时间不宜太迟。要知道,早期诺贝尔奖的3万美元奖金,可以支持一个科学家无负担地进行20年科研工作。
 
  但在今天,当诺贝尔奖颁发时,大多获奖者早就功成名就了,奖金的支持意义被削弱。
 
  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但这一变化,却让诺贝尔奖有了“终身成就奖”的意义。而这,是它迈向世界性参考指标的第一步。科技史还是私人史
 
  尽管诺贝尔本人对获奖者获奖时间的规定后来没能贯彻,但它以另一种形式被执行下来。即在颁奖时,奖项并不针对获奖者本人,而是针对他的某一项成就。
 
  有的科学家名气很大,但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比如霍金。
 
  相反,有的科学家不止一次获奖。比如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在1903年因发现物质的放射性,和她的丈夫一起获得诺贝尔奖。1911年,她又因为发现镭元素而再次获得诺贝尔奖。
 
  正是因为这种变动,诺贝尔奖所强调的,是杰出的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而不是科学家本人。
 
  所以,它能够标记出科技的创新点在全球版图上的出现和转移。这也是它能成为一幅“活地图”的条件之一。
 
  但如果只是这样,还远远不够。其实,诺贝尔奖诞生在一个很巧的时间点(1901年),可以说它生逢其时,彼时的世界正需要一个有标志作用的科学奖项。
 
  在这之前,它存在的必要性是不大的。在没有诺贝尔奖的时代,也存在科学的“地图”,事实上,那时的科学地图相对而言更加清晰。
 
  科学史家公认的是,世界科学中心有过5次大的转移。什么叫世界科学中心?这最早是由英国学者贝尔纳提出的概念,他借此描述科学力量的转移现象。后来,日本学者汤浅光朝受到启发,用定量的方法,“很科学地”界定了世界科学中心。
 
  根据定义,科学成果数量超过同时期内全球科学成果25%的国家,就被称为世界科学中心。
 
  从近代科学的诞生之日算起,世界科学中心有过5次大的转移,分别是在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转移,发生在“二战”时期,世界科学中心从德国转移到美国。根据资料,“二战”之前,美国只有8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英国有10人,德国有11人。而在“二战”之后,美国获奖人数突然大幅增加,至今几乎从不缺席,一家独大。
 
  可以看出,在诺贝尔奖诞生后,它的科技类奖项,如实地反映了各个国家科学力量的实际情况。这就是它具有“活地图”功能的一面。
 
  然而,在没有诺贝尔奖以前,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又是怎样界定的呢?
 
  世界科学中心的前几次转移,与科学史上的伟大人物的生卒时间相对应。
 
  比如,意大利成为第一个世界科学中心,伽利略功不可没。当时,大量古希腊、古罗马学派的书籍,从阿拉伯世界传回西欧。意大利凭借其靠近阿拉伯世界的地理位置,在当时兴起了最为活跃的思潮。伽利略就是其中的集大成者。
 
  然后是英国,很显然,牛顿开始放射光芒了。牛顿出生于伽利略逝世的第二年。在牛顿时代,西欧的科学中心无疑在英国。无论是经典物理学大厦的建成,还是微积分的发明,这些成果都让英国保持领先地位。
 
  关于微积分的发明权,牛顿与莱布尼茨争执了大半生。有趣的是,莱布尼茨是德国人,德国的当权者选择支持自己的国民。英国政府也当仁不让,他们捍卫牛顿式微积分,奉其为正统。然而,我们现在使用的微积分,是莱布尼茨式的,因为它的表现更直观简洁,牛顿式的微积分过于烦琐。
 
  法国和德国作为接替者,它们的先天条件足够好,这两个国家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同樣辈出。从较早的笛卡儿、莱布尼茨,到后来的安培、巴斯德、赫兹,都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可以说,在19世纪以前,一部科技史,就是几个科学家的私人史。比诺奖时,在比什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