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我与《清明上河图》的故事

时间:2021-12-03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冯骥才 点击:
  冥冥中我感觉《清明上河图》和我有一种缘分。这大约来自初识时它给我的震撼。敢于把一个城市画下来的画家,我想古今中外唯有这位宋人张择端。这幅画无比精确而传神,磅礴且深厚。当时我二十岁出头,气盛胆大,不知天高地厚,居然发誓要把它临摹下来。
我与《清明上河图》的故事
 
  临摹是学习中国画笔墨技法的一种传统。我的一位老师惠孝同先生是湖社画会的画师,也是位书画大藏家,私藏中有不少堪称国宝。我上中学时逢假期就跑到他家临摹古画。惠老师待我情同慈父,像郭熙的《寒林图》和王诜的《渔村小雪图》这些绝世珍品,都肯拿出来,叫我临摹真迹。临摹原作与临摹印刷品是截然不同的,原作带着画家的生命气息,印刷品却平面呆板,徒具其形。然而,临摹《清明上河图》是无法面对原作的,这幅画藏在故宫,我只能一次次坐火车到北京,去故宫博物院的绘画馆看,常常一看就是两三天,随即带着新鲜的读画感受跑回来伏案临摹印刷品。然而故宫博物院也不是总展出这幅画,所以我常常是一趟趟白跑,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冯骥才
 
  我初次临摹是失败的。我自以为习画从宋人院体派入手,《清明上河图》上的山石树木和城池楼阁都是我熟悉的画法,但动手临摹时才知道画中大量的民居、人物、舟车、店铺、家具、风俗杂物和生活百器的画法,我在别人的画里不曾见过。它既是写意,也是工笔,洗练又精准,活灵活现,这全是张择端独特的笔法。画家的个性愈强,愈难临摹,而且张择端用的笔是秃锋,行笔时还有些“战笔”,苍劲生动,又有韵致,仿效起来却十分难。偏偏在临摹时,我选择从画中最复杂的一段——虹桥——入手,以为拿下这一环节,便可总揽全卷。谁料这不足两尺的画面上竟拥挤着上百个人物。各人各态,小不及寸,手脚如同米粒,相互交错,彼此遮蔽,倘若错位,哪怕差之分毫,也会乱成一片。只有经过临摹,才明白其中的技艺无比高超。于是画完虹桥这一段,我便搁下笔,一时真有放弃的念头。我被这幅画打败!
 
  重新燃起临摹《清明上河图》的决心,是在“文*”期间。一是因为那时候天天有大把的时间,二是我已做好充分准备。先自制一个玻璃台面的小桌,下置台灯。把用硫酸纸勾描下来的白描全图铺在玻璃上,上边敷绢,电灯一开,画面清晰地照在绢上,这样再对照印刷品临摹就不会错位了。至于秃笔,我琢磨出一个好办法,用火柴吹灭后的余烬烧去毛笔的锋尖,这种人造秃笔画出来的线条,竟然像历时久矣的老笔一样苍劲。同时我对《清明上河图》的技法悉心揣摩,直到有了把握,才拉开阵势,再次临摹。从卷尾始,由左向右,一路下来,愈画愈顺,感觉自己的画笔随同张择端穿街入巷,游逛百店,待走出城门,自由自在地徜徉在人群中……看来完成这幅巨画的临摹应无问题。可是忽然出了件意外的事——一天,我的邻居引来一位美籍华人,说要看画。据说这位来访者是位作家。我当时还没有从事文学创作,对作家心怀景仰之情,遂将临摹中的《清明上河图》抻开给她看。画幅太长,画面低垂,我正想放在桌上,谁料她突然跪下来看。那种虔诚之态,如面对上帝,使我大吃一惊。像我这样在计划经济环境中长大的人,根本不知市场经济生活的种种作秀。当她说如果她有这样一幅画,就会什么也不要时,我被深深打动,以为真的遇到艺术上的知音,当即说“我给你画一幅吧”。她听了,那表情,好似到了天堂。清明上河图(局部)张择端
 
  艺术的动力常常来自被感动。于是我放下手中画了一小半的《清明上河图》,第二天就去买绢、裁绢,用红茶兑上胶矾,一遍遍把绢染黄、染旧,再在屋中架起竹竿,系上麻绳,那条五米多长的金黄的长绢,便折来折去晾在我小小房间的半空中。我由于对这幅画临摹得正得心应手,画起来很流畅,我对自己也很满意。天天白日上班,夜里临摹,直至更深夜半。嘴里嚼着馒头咸菜,却把心里的劲儿全给了这幅画。那年我三十二岁,精力充沛,一口气干下去,到了完成那日,便和妻子买了一瓶通化的红葡萄酒庆祝一番。掐指一算,居然用了一年零三个月!
 
  此间,那位美籍华人不断来信,说尽好话,尤其那句“恨不得一步就跨到中国来”,叫我依然感动,期待着尽快把画给她。但不久唐山大地震来了,我家被毁,墙倒屋塌,一家人差点被埋在里边。人爬出来后,心里犹然惦记那幅画。地震后的几天,我钻进废墟寻找衣服和被褥时,冒险将它挖出来。所幸的是我一直把它放在一个细长的装饼干的铁筒里,又搁在书桌抽屉最下一层,故而它完好无损。这画又随我一起逃过一劫。它与我是寻常关系吗?
 
  此后,一些朋友看了这幅无比繁复的巨画,劝我不要给那位美籍华人。我执意说:“答应人家了,哪能说了不算?”
 
  待到1978年,那位美籍华人来到中国,从我手中拿过这幅画的一瞬,我真有点舍不得。我觉得她是从我心里拿走的。她大概看出我的感受,说一定请专业摄影师拍一套照片给我。此后,她来信说这幅画已镶在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她家客厅的墙上,还是请华盛顿一家博物馆制作的画框呢。信中夹了几张这幅画的照片,却是用傻瓜相机拍的,光线很暗,而且不完整。
 
  1985年,我赴美参加爱荷华国际笔会,中间抽暇去纽约看她,也看我的画。我的画的确被镶在一个巨大又讲究的画框里,内装暗灯,柔和的光照在画中那500多个神态各异的人物的身上。每个人物我都熟悉,好似熟人。虽是临摹,却觉得像是自己画的。我对她说,别忘了给我一套照片作纪念。但她说这幅画被固定在镜框内,无法再取下拍照了。属于她的,她全有了;属于我的,一点儿也没有。那时,中国画家还不懂得画可以卖钱,无论求画与送画,全凭情意。一时间我有种被掠夺的感觉,而且被掠夺得空空荡荡。它毕竟是我用年轻生命中一年多的时间换来的!
 
  现在我手里还有小半卷未完成的《清明上河图》,在我中断这幅而去画了那幅之后,已经没有力量再继续这幅画了。我天性不喜欢重复,而临摹这幅画又是太浩大、太累人的工程。况且此时我已走上文坛,我心中的血都化为文字了。
顶一下
(5)
83.3%
踩一下
(1)
16.7%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