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也是一名知识分子,曾担任十余年的村支部书记。转眼间,父亲已离世十六个年头了,他那朴实而平凡的身影时而在我脑海浮现。
刚满18岁的我来到军营,忘不了父亲目送我到村口的期盼的眼神,更忘不了父亲的深切叮咛:“儿子,到部队一定听领导的话,好好干,当个好兵,为咱家乡人争光。”
父亲,就像一座大山,无论我身在何处,有他,我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无论遇到何事,有他,我就一定有充满积极向上的动力。
父亲对我的影响来自他一封封饱含温暖和希望的家书,那里面书写着满满的父爱。
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总是叮嘱我:“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愈挫愈勇,再接再厉,凡事要靠自己。”时间久了,我深深体会到“天道酬勤”的真谛。
当我在部队感到训练苦累,想打退堂鼓时,父亲理解而坚定地告诉我:“年轻人吃苦是一笔财富,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磨炼人、锻造人。”正是秉承父亲的谆谆教诲,一次又一次地坚持,一次又一次地努力,让自己一步步迈向成熟。
就在我上军校的第一年,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将这份喜悦分享给父母。父亲回信说,“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我顿然感到这是父亲的肺腑之言,也是一位老党员对新党员的期许,更是一种家教和传承。
后来,我成了一名部队基层指挥员,父亲信中寄语:“职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当排长,要站排头,为战士做好样子,用行动感召士兵。”短短数语,寓意深长,我一直铭记在心并努力践行。
记得那是2002年的夏天,我请假回老家看望父亲。当时,父亲已重病缠身,干瘦的身躯不再挺拔,饱经风霜的面孔显得十分憔悴,我内心深处涌出阵阵酸楚,眼睛湿润了。父亲淡定地宽慰我:“我的身体会很快好起来,部队工作要紧,不要牵挂过多……”
两个多月后,父亲走了,在昏迷状态下未留下一句话。事后,母亲告诉我,其实,父亲一直在努力坚持,等着我在部队外出驻训结束,因为他不想让孩子们为他而分散精力。这就是我的父亲,他培养子女自强自立,希望我们安心工作,多为社会做贡献。自己劳苦一生,未享一天清福,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回首自己走过的人生历程,父亲就是一面镜子、一个标杆,给我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于无声处赋予我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激励我迎难而上,挑战自我,勤奋进取,坚持不懈地实现自己的梦想。现在我从部队转业后从事纪检监察工作,我始终不忘父亲生前那厚重的家书和殷殷重托,始终把忠诚刻在心中,把勇敢写在胸前,不忘初心,尽心尽责。
父爱如山,巍然屹立;父爱如海,博大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