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新春时节,江西信丰安西镇的开圩,是一项颇具特色挺有看头的风俗。
圩上离我乡下老家不过两三公里,早些年我如同匆匆过客,没能走近它的胸怀,撩开它的沧桑,聆听它的律动。今年开圩之日,我踩着悠然自得的鼓点,行走于新街老街,漫步于街头巷尾,圩上古典神韵与现代节律,像被黑板擦擦掉的粉笔字,重新在我的视线里复原痕迹。圩上分上、中、下堡三条主街道,自东南向西北伸展呈“丁”字形。史载其建于明嘉靖前,据传:“古时一命官路经此地时病逝,在此安葬,庶民祀奉其安息”,故名安息圩,1958年成立安西人民公社后,改名安西圩。它又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很多方言都保留着中原古韵。圩北边那棵据说存在上千年的大榕树,从圩东面穿越它的桃江支流上迳河水,足以印证它的历史时代亘古久远。
我的眸子触及它的版图并延伸到那些具体而微的细节,它们便像霓虹一般闪闪发光,每一条街巷都布满了温馨。如今的圩上,街道清一色的青石板路宽敞整洁,林立的商铺不乏风情别具的餐厅、茶楼以及小而雅致的酒吧,家家店铺前放着神龛,袅袅香烟似乎还留着祈求财富的身影。一处处雕花门楼、西式别墅,以及中式宅院,皆取了好听的名字:热水山庄、橙香草舍、莲丰精屋、龟湖别墅,在时光的作用下,显示出愈加沉静的质地。一大早,各式商贾云集,各种口音交汇,一改往常早市人稀的“浪荡圩”,小商小贩吆喝着,欢笑回响着。茶馆里,悠悠茶香弥漫着,品茶者悠闲自在,打牌的慢条斯理。酒坊内,热气腾腾,散发出浓郁的米酒醇香,石甑旁,闪现着酿酒汉子黝黑的脸膛。米行、菜行、肉行、鸡鸭行、服装行、南北杂货行……宣泄着“趁墟犹市井,收潦再耕桑”的愉悦情绪。
圩肚里的文化艺术中心格外热闹。创意市集已经开圩,“正月初八早赴圩,集了好多好东西,花花绿绿真有趣!”摆摊的竟然是十几个小鬼仔,正在卖自己制作的钥匙链,10块钱一个。钥匙链用透明的亚克力制成,有心形的、圆形的、衣服形的,每一个钥匙链里面都有一朵小花,每一个花朵都取材于大自然,每一个钥匙链都不一样。有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在现场支起画架,蓝色的大海,各种各样的鱼儿在她的笔下活灵活现,小女孩的画还没画完,已经有顾客愿意购买,“这幅画多少钱一张?”“20!”“不贵啊!画得这么好!”小画家的旁边是一个卖旧玩具的摊位,变形金刚、奥特曼、机器猫、红色的小汽车等都被乡下来的小朋友们拿来摆摊。那些铁皮青蛙、拍画片、玻璃珠、飞行棋,还有水圈游戏机……喜欢怀旧的爸妈们路过,看到这些熟悉的玩具很感兴趣。
“打鼓要打鼓边沿,种田要种妹门前,三朝一七来看水,一看妹妹二看田,这种恋爱爱更甜。”“而今老表真有福,出门就是水泥路。灰尘泥浆沾不着,摩托汽车好舒服。”人头攒动中不断传出这样原生态的山歌,引得观众发出会意的笑声——这天成立的“安西歌圩”,发起者和组织者是一位年过六旬的圩上居民——本土诗人张达山。他为了鼓励更多唱山歌的人前来赶歌圩,在店门口搭台表演,给每一位前来报名并唱山歌的歌手发放一个红包,给歌手供应糖果、矿泉水,一下子吸引了20多位歌手报名并开唱,爱听山歌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歌台水泄不通。
这时,鼓乐齐鸣,舞龙舞狮,歌舞戏曲,烟花飞舞,热闹非凡。原来,圩上居民每到开圩这天,一大早就先去祖祠拜祖先,舞龙舞狮,然后由精壮男丁抬着太祖到各个店铺接受居民拜祭,一路敲锣打鼓,鞭炮声震耳欲聋,引得儿童欢呼雀跃。路头路尾,居民早已摆好祭品,等待太祖的到来,向祖先扣首谢恩,祈保佑后人身体健康,合家幸福。
另一类小商贩,如卖老鼠药、卖蛇药、算命、卖跌打药的也聚拢过来,他们把其行业或产品的特点编成顺口溜高声叫卖,先在广场敲锣打鼓吸引人前来围观,开场的拿手好戏是表演几套武术,表演者早把砖头摆在摊位上,表演的节目有单掌开砖、手拍酒瓶等,表演时把腰中的功夫带解了又系,系了又解,然后鼓劲运足气用手掌或头把砖块打断,把酒瓶拍碎……表演成功后观众鼓掌助兴。然后表演者宣传其祖传跌打丸如何好,最后卖药挣钱。算命的故作神秘,摆开了八卦生辰,为你指点迷津,给你指出一条富贵之路。乞丐打着竹板歌,沿街乞食讨钱,他们站在商家门口唱些赞歌颂主家生意好、合家平安的自编五句板山歌讨钱,讨到钱后离开。
平时的圩日,我们大多看到“大妈、大爷”等“留守”人群,而开圩日,自然也就多起了时尚群体,很多住在城里的人特地驾车前往,感受安西圩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原生态景象。他们去饮食店里吃上一碗粉干,那粉干刚从手工榨坊榨锅里捞出来,米香中带着点米面发酵的淡馊味,浇上点酱油辣椒,撒上点葱花,另一番滋味。接着,他们去到沙坝上摊点,特地买些富菜回去(富菜即芹菜,因谐音忌讳,管芹菜叫富菜)。他们形容来到安西开圩,“在其他地方买不到的东西在这里买得到,在其他地方卖不出去的东西在这里卖得出去”。
安西开圩林林总总的灵光,让我的灵魂有所皈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