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摸后脑勺,再想想,这儿子,远在天边,近在陌陌。看距离十多公里,应该是我家离我上班的这段距离。这会儿我还在医院呢!正心烦呢!没有书看,不能上网,想写点啥?却只有个框架。更无奈的是还要听隔壁老太婆唠叨她生病的丈夫,唉!这日子难啊!各位看官也可以脑补一下,想想接下来的对话。 我故作惊讶,顺水推舟地说:“啊!在哪儿呢!” 他说:“我啊!你不是只有两个女儿吗?我做你的儿子吧!” 各位看官,你们有没有想到会有这一出呢!咱们接着往下说。 我说:“不能笑,不许笑,但我还是忍不住地笑了,哈哈哈哈!”后面肯定还有一串哈哈大笑的表情的。 他说:“我认真的,我是叫你阿姨呢!还是叫妈妈?我觉得还是叫妈妈,因为我是你的儿子啊!” 紧急通知,紧急通知:吃饭的放下碗,喝水的放下杯,手里有花生瓜子儿的放兜里,我怕你们噎着呛着。 我装着一本正经地说:“这事给你妈妈说了吗?” 他说:“不用给她说,这是我们两个人的事。” 呃,哦!各位看官还在吗?没睡着吧!还有兴趣听吗?那好,我们继续。 我说:“认我做妈妈有什么好?我冷漠带刺脾气还不好,你不怕我也将你活埋了。” 他说:“你不会的,我感觉到你身上有一种慈爱的母性之光,我也说不上来为什么?就是感觉很亲切,再说,我很乖的,不会惹你生气。”歇了一会他又接着说:“你骂他们是因为他们不尊重你,或者说了不该说的话,我会乖乖地做你的乖儿子的。” 用甜言蜜语打动我吗?我一小老太婆听不进去,但我还是顺水推舟地发了一个:“乖乖哒的表情,也跟着发了一个乖子。” 他说:“我就喜欢你说我乖。” 我无言以对,也不想说,只发了几个偷笑的表情。 这娃说他在县政府上班,离我的住处只有几百米,今年28周岁,年前刚娶了媳妇。 其实我根本不关心他的这些事情,更不关心真假,他怎么说,我就怎么听吧! 没有回家,早上起来伺候老母亲洗漱,吃过早餐,我就匆匆忙忙赶去药店(为了方便照顾老母亲,我上班是上一休一)哥哥白天会来,而我下班又直奔医院。 他问:“妈妈,今天上班吗?” 我说:“是的。” 他又问:“那白天谁在啊?” 我不加思索地说:“你舅舅啊!” 下午他又问:“今天还去医院吗?姥姥的病好些了吗?” 我如实回答:“借助助行器,能走几步。” 他“哦”了一声,接着说:“我们俩上班刚好朝相反的方向,你由东到西,我从西到东。好想请你吃饭,正式认你做妈妈。” 我轻描淡写地说:“好啊!” 他问:“什么时候?” 我说:“过两天吧!” 此时我想的并不是他请我吃饭的问题,我是想我妹妹过两天会过来替我,我就有时间回家一趟,收拾一下屋子。 他接着问:“过两天会有时间吗?” 我说:“我妹妹过两天会来。” 傍晚他又发来信息:“妈妈,下班去医院吗?” 中午的时候,妹妹已经从贵阳赶过来,所以今晚我不用去医院,下班直接回家,我如实地说。 他说:“我今晚值班,可以请你吃夜宵吗?” 我说:“下班回到家已经很晚了,我一般不吃夜宵。” 他说:“妈妈,儿子只想见见你。” 我说:“很晚了,不必了。” 下班回家很晚是真的,不吃夜宵也是真的,不想和他吃饭也是真的。因为这出戏从头到尾都不真实,我又何必当真。 歇了一会儿,他说:“那,明天请你吃饭好吗?” 我说:“好。” 二 上回说的我捡儿子的事情,今天我们来说说认儿子的事情,哦,不对,是他要认我做妈妈。 好吧,他说要请我吃饭,正式认我做妈妈,在出戏是不是还有点看头?虽然我知道是在演戏,我也知道没有结果,但是这仪式感还是满满的哈。 那天回家也是很晚了,我就没有给他发消息,第二天起来我自己做了早餐,把小丫头送出家门,就忙着收拾家里。临近中午感觉有点饿,就在冰箱里顺手拿个馒头热了就着剩菜对付了。我得去买点荤索菜做了带去医院,还得给小丫头留点。我刚把买来的排骨清洗好放入电压力锅里。 他发来了消息:“妈妈你还在双水吗?” 这家伙应该没看距离,我打开对话框,距离显示0.53Km,这几百米远的地方,我不在双水,我会去哪里? 我说:“在。” 他又发来了消息:“妈妈我睡着了,现在才看到你的消息。” 哦对了,我早上有跟他问过早安的。 我说:“没事的,我早上在做事。” 他说:“妈妈可以请你吃午饭吗?” 我忙着收拾手上的莲藕,以及泡在水里的红枣和花生。 我轻描淡写,很随意地说:“好啊。” 他说:“妈妈,过一个小时你还在家吗?” 我正在做家务,过一个小时肯定还会在家里,嗯!我想他可能是刚起床吧,所以要把自己收拾收拾,男孩子嘛,睡懒觉是情有可原的。 过了一个小时,他果真打来了电话,电话不在通讯录里,我不知道是谁,所以接了电话,我习惯地用普通话问好:“喂,你好,哪一位?” 他好像事先排练过,也好像有心理准备,我甚至听到他微笑的声音:“妈妈,我是你的儿子啊!” 我云里雾里,还没有清醒,我的儿子,我这就有儿子了吗?我懵懵懂懂地说:“嗯,好啊!” 于是我们就见面了,见面了他问我吃什么?我一向生活简单,也不喜欢敲诈别人,也极少在外吃饭,吃什么还真的是个问题。我说:“吃盖浇饭吧!”盖浇饭也叫饭,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