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同事下班无事,聚在一起在喝酒,大家都知道老李的小孩今年高考,席间不免提起,听完他断断续续地讲述,觉得这父子俩发生的事有点意思,所以把它记了下来。 席间,老李的酒半天都下不去,常常是端在手上,光顾着说话。他说:一天半夜手机响,一看,是儿子发来微信:我考前忧虑啦,万一我连二本都考不上,之前还花了这么多钱补课。信息后面还发个“晕”的表情。 老李看后,沉思良久:平时大大咧咧,满不在乎的小孩,真会让高考逼成这样子?突然又想,不会是这小子为考后出现难堪的结果,提前给自己打预防针吧?现在的小孩太狡猾。经再三思量,老李觉得不管是那种情况,目前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总不能让自己的儿子因为一个高考毁掉吧!想清楚了,就打了一行字发过去:挣钱就是为了花的,想那么多干嘛,如果仅仅为了钱,那也未免太小家子气 过后,发现自己的意思没有完全表述清楚,所以再发:如果压力来自我们,你就过虑了。如果来自同学,怕他们说:“花那么多钱补课,还考那么差。”的话,你就对他们说:“我到这个学校,本来就是指导生(指令生是平价,指导生因为中考成绩差一点,每学期另交一部分钱),多花点钱也是没办法,所以考上二本是意外,得三本正常。”人要学会自我调侃。 几天后,应该是最后一次模拟考,又收到儿子信息:还是有点希望。附带“偷笑”表情 又看到儿子顽皮的样子,老李才松了一口气。考前7天,在老婆一再催促下,老李回家陪考。这时学校的教学已处于半松散状态,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多。他儿子松散的程度简直让他受不了。到家就上网玩游戏,或斜躺在沙发上看电视,老李觉得之前的想法得到了初步印证,有种被愚弄的感觉。可没几天就高考了,骂小孩吧,又怕影响他的情绪,只好忍着,还得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笑脸,营造出一个宽松的环境。老李说,他当时连怎么训斥儿子都已经想过了:等高考完,先给他一个下马威:“我已经忍你很久。”然后再盯着儿子厉声地说:“我问你,你说你考前忧虑,我怎么一点都看不出来?” 终于考完了,到让儿子来印证老李的想法的时候了。儿子到家,像刚从压力中解脱出来,重新获得自由似的,有一些兴奋。老李先得让儿子平静下来,所以尽量用平淡的语气缓慢地说:“自己估分有多少?” “今天高兴,先估个最大值吧!” 老李一愣,我去!这是什么话?最大值?那就有最小值。看来这分不估也罢。经这一折腾,好了,训斥儿子的氛围没了,之后说出的话虽然还有那意思,语气却变成了询问:“你说你考前忧虑,我怎么看不出来?” 儿子的头略微一偏,稍微眯着眼想了想:“哦,那天晚上睡不着,瞬间的感受。” 最后老李摇着头对我们说:“你们说说,这小孩,这种感受为什么不来早点,时间延长一点呢?气死老子啦。”说完一口气把杯里的酒喝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