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如海——海纳百川,兼容并包(10)
时间:2022-06-05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龙燕聪 点击:
次
……
上述这些只是职场规则的冰山一角,但一斑可窥全豹。所谓的职场约定俗成的行为标准,容易着眼于细节。有一位职场前辈说过:“职场是残酷的,要想在其中生存发展,必须深刻地解读它的游戏规则。规章制度是游戏的规则需要遵守,约定俗成的行为标准之所以被称之为‘标准’自然也是需要遵守的。遵守标准的人,只能被人领导。而读懂游戏标准,尤其是约定俗成的行为标准的人才能活得自由自在,甚至能领导别人。”
职场是人生的演绎,任何人都不希望在职场失意。所以掌握规则很重要,尤其是对初入职场的新人,有些规则,知道总比不知道好。遵守约定俗成的行为标准,不但是工作顺利愉快的秘诀,而且是对别人的尊重。不言自明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标准,如果不遵守,无意间就做了失礼的事,不能让对方感觉到你对他的尊重,你真怀有尊敬的心思别人也无法感受到;让别人提醒你,采取遵守,亡羊补牢,要重新去表现对别人的尊重已经很难扭转给人留下的失礼的印象了。怎么才能在不被别人提醒的情况下注意到约定俗成的行为标准呢?除了之前提到的,其实每个行业、每个单位都有其特殊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标准,这种时候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们要想快速成长,就需要仔细揣摩他人的故事,结合自己的经历去感悟,让隐形的游戏标准了然于胸;然后,聪明地去战斗、去奋斗、去成功。
身在职场,对事不对人
人生在世,总有些人是我们不喜欢的。而身在职场,我们当然也会碰到这样那样我们不认同的人。但是在职场,事和人是要分开的,要对事不对人;不论我们在公司担当何种职务,都要顾及整体,而且要对事不对人。上位者对事不对人才可秉持公正、任人唯贤,更好地领导手下的职员把工作做好;下位者,包括大多数刚入职场的新人,更要对事不对人,对上位者的过分抵触和对同事的过分敌意,都是职场的拦路虎,会阻碍你在职场获得进步。你如果因为不喜欢某人,而处处针对他,将给他人留下任性和不理智的坏印象,导致难以和人相处,使自己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
丽萨毕业之后,进入一家公司工作,因表现突出而成为公司一个项目开发小组的组长。这个项目不但时间紧、任务重,而且要求高,因此小组经常开会,而且常常会有不同的意见碰撞,组员们唯恐得罪同事,即使其他同事的方案有问题,也不敢据理力争。丽萨就一直鼓励大家要坚持自己的见解,即使偶尔有同事说话很过分,丽萨也不会为难同事半分。慢慢地,大家开始习惯这样的环境,即使小组中资历最浅的实习生,也会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意见,激动时也会“拍案而起”,因为大家在讨论中关注的都是事物本身的对错,而不是根据这件事是谁做的来给出不同的意见。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新产品顺利地诞生了。
当自己的意见和对方不一样时,就应该坚持以事实为证的观念,设法让对方认同自己的意见。对事不对人,面对问题的时候完全专注于问题本身,而不能因为之前对做事的人持有了怎样的观点,就夸大或缩小他做的事情的好或坏的成分。并且我们需要在了解事件的全局之后再来发表意见,否则就可能因为某一方面的问题考虑欠缺,从而导致对人不对事的局面出现,招致他人的不满。对事不对人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多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当然我们要第一时间正确地传递给别人“你不是针对他”的观念,而且要确保别人正确地接收。如果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你的语气、措辞、身体语言传递出了敌意,那么也会招致其他人的记恨。所以对事不对人,不仅仅是一种应当秉持的态度,更应当表现在你的言行举止之间。
妻子正在炒菜,丈夫进厨房拿东西,一个不小心就把酱油瓶子打翻了,弄得妻子一身都是酱油。如果妻子直接说:你看你这么不小心,把酱油弄了我一身。丈夫心里肯定一百个不愿意,会从心里抗拒妻子。如果妻子反过来说:哎呀,你伤到没有啊,要不要去医院。丈夫就会自己赶紧解释,说:哎呀,不好意思,你看我把酱油瓶打翻了,以后我会小心的。你赶紧去换衣服吧。妻子一定也会说:没事没事。然后他就会心怀内疚地自己再去买瓶酱油。
这就是中国式的智慧,其实你根本没说酱油这件事,但是却什么都做到了。遇到事情的时候,你首先要站在客观的角度来处理问题,不要将个人的情绪掺杂其中;其次还要顾及他人的面子,中国人做事情就是讲情感、讲关系、讲面子,即使你是就事论事,也要顾及他人的面子,这样才能让他人心服口服。如果出现了问题或者错误时,尤其是在工作中,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都会自我反省,或者出于不好意思而承认自己的错误,并防止自己下次再犯。掌握这种心态的话,就不会犯上面小故事里“妻子的错误”。如果一个人能够和自己不喜欢的人做朋友,才是对事不对人的最高境界。同为一件事能和不喜欢的人并肩战斗,才是把自己对人的看法排除在外,为相同的目标而奋斗,或许还能与他结下友谊。
1945年4月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突发脑溢血病逝,副总统杜鲁门一夜之间转正成为总统,但由于罗斯福的专政思想,加上美国副总统一直是个摆设,杜鲁门几乎没有参与过国家任何大政方针的决策过程,他一瞬间感觉压力倍增,“感觉天上的星星、月亮甚至所有行星全部压在自己身上”。杜鲁门必须在短时间内找到一位好帮手帮助自己走出困境,因为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尚未完全结束,欧洲难民工作举步维艰,美国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这一系列问题让杜鲁门彻夜难眠。他忽然间想到一个重要人物,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当年胡佛是唯一在世的美国前总统,他十分了解罗斯福新政,两人也曾多次交锋。如果能够得到他的帮助,简直是如虎添翼。杜鲁门试着写了一封信,给远在纽约的胡佛,邀请他访问白宫。胡佛当时年逾七旬,但精神矍铄、精力旺盛,接到在任总统的来信时,他感觉不可思议,从来没有一位在任的美国总统邀请前任总统的先例,加上两人分属两个党派。但胡佛愉快地接受了邀请。周末时分,杜鲁门在家里为胡佛准备了一场私人宴会,规格隆重,史无前例。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