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篇文章被设计成考试题,有“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和“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活动”之类的试题。学生的回答可谓五花八门,那些答案,很多都是我在写文章时根本没有想到的,有些根本与我的感受背道而驰。有个学生甚至所答非所问:“我猜作者好像是个男的。”看过后,我哭笑不得,没想到就这样被人误读。
不由想起余秋雨写过的一篇文章:他上学的时候,美术老师让他当模特,站到前面,被同学们画。结果大家把他画得面目全非:奇胖的、极瘦的、不穿衣服的、长胡子的、发如乱柴的、涂了口红的,每幅上端都大大咧咧写着模特的名字。老师说,同学们画你,其实也在画他们自己。 “同学们画你,其实也在画自己”,每个人绘画水平不一样,观察角度不同,个人性格以及处事方式不一样,还有与“模特”的关系、感情也不一样,所以他们画的同一个人,却出现了千姿百态的形象。被人误读,才会被画得面目全非。 我们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有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的情况。别人很可能站在他自己的角度,揣测你的言行。如果他阴暗猥琐,会把别人也想的阴暗猥琐;如果他光明磊落,也会把别人想的光明磊落。所以他人的认识和判断,都带有主观色彩。 我认识一个人,是位画家,他洒脱,有艺术气质。与人说起他,有个人说:“他呀,你不知道他的风流韵事吗?哈哈,我对他没啥好印象。”另一个人说起他:“我最佩服他了,有才华,人品也好,前途不可限量呢!”一个人真像一本书,不同的人看到了不同的内容。 每个人的认识都是有局限的,所以有人会把你的某一方面刻意夸大,甚至歪曲。这样说来,任何人都会被误读。《论语》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理解我,我却不恼恨,不也是君子吗?人生在世,谁不曾被别人误读?他的误读,误的原因,本在他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