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追求与共鸣

时间:2022-06-29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晓荷 点击:

  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拖着微跛的身体在黄昏里踽踽独行,那瘦小的身影似乎被晚风吹得微微有些颤动。我被这副凄美的夕阳图深深地打动了,那是我的父亲,一位残疾的退休工人。

  父亲只是一名普通工人,他的生活波澜不惊,但他却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他用这种方式倾诉,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生活的感悟、生命的虔诚和热爱。与他结下不解之缘的就是当地民间流传的三棒鼓(当地人称“花鼓”)。一面廉价的鼓,一面小锣,加上三支木棒,就可集聚众人兴奋而享受的目光。为了让节奏敲得好听些,父亲往往会在鼓棒上钻几个小孔,然后串上几枚铜钱,那样伴奏就有“锵锵”声。花鼓开始前,只见他慢条斯理的呷一口红糖水润润嗓子,然后胸有成竹地敲出“锵、锵、锵锵齐,锵锵齐齐锵锵齐,锵锵锵齐,锵锵锵齐,锵锵齐齐锵锵齐”的节奏,便甩开嗓子唱到:

  “老少莫开言,”“锵锵锵”

  “听我来唱一段,”“锵锵锵”

  “包公怎么来断奇案,”“锵锵锵”

  “大家,大家听倪端。”“锵、锵、锵锵齐,锵锵齐齐锵锵齐”

  父亲的唱腔特别圆润,甚至拖的尾声节奏也非常准确,还适当地运用了些许颤音。嗓音纯厚又不失磁性。父亲深深地陶醉着,我知道,他沉醉的原因是能够把快乐带给大家,而他颗不屈而骄傲的心也能找到着落的地点。每每这时,挤在人群中的我就会自豪地向旁人说:

  “瞧,那是我爸爸。”

  父亲没有多少文化,据说只上过高小,但他却为花鼓词的创作不断的努力。在父亲充满烟雾而灰暗的小屋里,我看到的是一张张香烟包装盒上密密麻麻的文字,那凝聚着父亲的整个心血,刻画着他的世界。我小心翼翼地拾起那些碎片,眼睛湿润了,我轻责自己的粗心,怎么就忽略了给父亲买稿纸。父亲宽厚的笑笑:

  “我有笔记本呐,这些只是草稿,没关系,我这有本整理好的你拿去看看?”

  然后他热心地介绍每件作品的出处、背景以及编写的过程。我跟父亲有了第一次长谈,长得我们都忘记了时间。父亲从来就不曾料想会有子女欣赏他的作品,一时手足无措,我记得他认真得像个学生拿着作文缠着老师修改,开心如一个孩童。从来没见过父亲这么高兴。捧着父亲沉甸甸的重托,我掀开了那笔记本,犹如走进了他的另一个世界。他编的花鼓词押韵准确,通俗易懂,唱起来更是朗朗上口,内容大多是《三国演义》、《包公》、《岳飞》等积极向上的故事。父亲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精华,那一行行文字,不仅仅是描绘着书中的故事,而是刻画着一位民间艺人朴实无华的精神和执着的追求。渗合着烟草味及汗味的笔记本给了我刻骨铭心的惊喜与感动,我被深深地震憾了!不敢相信一个几近是文盲的老人为何能有如此高深的文学修养和塑造力。他对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熟悉,对中国民间文化的深刻了解令我这个所谓文科生目瞪口呆。我重新认识了父亲,儿时曾经的代沟在此刻化作了共鸣。我轻蔑自己的浅薄,竟然没有发觉身边有这样一位渊博的老师。在父亲眼中,我算是文化人,而今我感到无地自容。父亲的作品很多,如《四下河南》、《包公断案》、《牛头山救驾》、《海瑞摆官》、《过五关斩六将》等等,我一口气将他的作品读完,有一种想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坚定地对父亲承诺:把这些作品印成铅字发表。父亲高兴又有几份羞涩地搓着手笑着:

  “发表就不用了,装订一下送给亲戚朋友们看看,看看……”

  父亲的单位不景气,病休在家一直未领过完整的工资,拖着残腿和多病的母亲带着五个孩子过着艰难的日子,他的整个身体似乎变得更加瘦小,但他从不抱怨,不知疲倦地创作,很投入地轻声吟唱。中国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如同浩瀚的宇宙,父亲置身于其中,渺若蝼蚁,但他本着自己对民间文化深刻的爱而不辞辛劳地奉献着,他更与其他民间艺人一样穷困潦倒却坚定不移的在追求,他的执着、他的精神固如磐石!我终于明白,中国的民间文化除开她自身的伟大,更离不开同父亲一样的民间艺人的不懈努力。而民间文化的亘古流传,不正是对这些痴情的“艺术大师”们最好的回报吗?!

  今夜,我静静地坐在电脑前,想着父亲饱经沧桑的容颜,想着烟纸盒上那密密麻麻的文字,想着父亲一生的痴爱与追求,我的泪不觉又一次溢满了眼眶,有多久了?我活在这扰扰俗世里,忘记了我曾深爱的音乐与文学,忘记了心灵的表达方式,我这布满尘垢的心灵,被父亲的追求与痴爱,擦拭了一晚,我的心,如百合一般静静绽放在这雨夜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