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岁之前,妈妈是“她“。 不知什么原因,记忆中:十二岁之前——也就是上小学的那段时光里,我从来没有喊过我的母亲一声“妈”。问母亲要东西总是喊一个“喂“字——像喊陌生人那样!
十二岁,我告别了小学,离开家,再次背起书包,上了县城里一所在当时以至于现在都称得上是贵族学校的寄宿制初级中学。刚进入校园,我除了兴奋,就是激动:终于可以摆脱家务的困扰了! “好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两个星期后我们第一次放小假,我没有回家,躲在宿舍里睡了两天。之后,又开始了“相对轻松”的学业。 一个月很快又过去了,又到了放假时间,由于身上钱不多了,我不得不坐上校车忐忑的回到家里。刚到家门口,正碰上要出门的母亲,我先是一愣,然后竟然破天荒地叫了声“妈”(我清楚地记得母亲满脸惊诧的表情)!母亲的脸抽搐了一下,竟忘记了回应。随即拿过我的书包,让我赶快进了家门。母亲把书包放到炕上,给我倒了杯水,关心地问我在学校的七七八八。 那一刻,我想哭,但没有! 我是个感性的人,这是十二年的记忆里我叫的第一声“妈”;这场景,就仿佛失散十二年后重逢的母子——令人感动! 毕业后在南方工作,离家1300公里,距离远了,回家不便。 给家里打电话,向父母问安。妈说,地里药材收获2000余斤,卖湿条4块多/斤,爸想加工后出售。但考虑到加工工序麻烦,又要请人来帮忙,工钱算算、时间耗耗,不划算。我给大哥打电话,叫他有空回去处理一下,或者叫嫂子处理一下;别让爸妈折腾了。 母亲今年65岁、年龄大了,但心里放不下我们四个孩子,坚持要下地做农活,怎奈年龄不饶人,自己有高血压,时不时要到村里医务室输液,作为儿子,我实在于心不安。我时常劝她:量力而行,不要太拼,生活上吃好点不要吝啬钱,农活能干多少干多少,钱不够我给。我能感觉到,我说话的时候,妈的声音有点哽咽,或许是想儿子吧,相隔千里,一年见上一面;或许是觉得自己太辛苦了,可是,儿子们都还小、三个没成家,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悲伤;或许,我不知道!但我明白,妈已经坚强了太久!是我不孝!爸,心里不知道怎么想的,经常跟妈吵架,令我很伤心,虽然近两年好多了,但我多么希望父母和睦开心,健康平安!爸这几年也没有以前“那么懒”了,经常会去地里帮忙做农活,妈很开心,我也打心里高兴。 这么多年,我才发现:我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认识”!以前,只是一味地逃避,虽然,有时候“很懂事”,但是说实话,心里充满了对父母的责怪!我没有经历过他们的经历,怎么能理解他们的心理;我没有生儿育女,又怎么能明白他们的不易;我自己生活安逸,又怎么好意思责怪他们没有成绩!不说了…… 每次,给家里打完电话,父亲或是母亲都让我把电话挂掉,因为他们不太会用手机,我总会愉快地答应,但是,他们不知道,我没有立刻挂掉电话,而是静静地听着电话那头的声音,突然地高兴、突然地伤感、突然地着急、突然地惆怅、突然的不知所措...... 等到某一刻,习惯了电话那头地喜怒哀乐,我终于下决心挂掉电话。诚然欢乐,但是心酸;虽然心酸,但是不舍;虽然不舍,但是无奈;虽然无奈,但是无奈...... 听着父母有些模糊的对话,我嗅到一股悲凉的气息,世界天旋地转,我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不哭泣;可是忍不住终于泪流满面。 |